宋代 :张镃
孰知苾刍流,而能建安作。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
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化铎。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
池上 其四
暝天云重碧成阴,留得山头一桁晴。荷柄枯斜开镜面,照人欹坐听鱼鸣。
臞庵书事四首 其三
曲涧斜穿竹最奇,岂容长夏有炎曦。林深纵怯湖风猛,更为支筇立少时。
戏咏咸蛤
盐作栖巢涕作脂,樽前风味不胜低。纵教一衲被云水,无奈胸中著淤泥。
病起见瓶中蜡梅偶书
昭君怨 其二 记梦
冰佩冷,风飏紫绡裘。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胜炎洲。
香雾湿帘钩。
夜饮呈叶司户 其一
俗薄交难古,心亲话许深。更长银烛夜,院静石云阴。
冷梦多孱骨,修程费老襟。松壶梅并插,投醉且高吟。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 ...
吾亦爱吾庐,门前卖时蔬。满担风露香,选择未始无。
苏子觅二顷,杨翁营一区。两者况见成,自顾惭晨晡。
不妨瘦如竹,何急肥似壶。向来鍊句痴,工拙分毫铢。
如今布袍下,识字村田夫。诸公信余言,相从莫踟蹰。
连日雪未能多曾无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 ...
鹊冻听无语,鸥饥望不飞。纵饶居士爱,亦自到园稀。
入幕灯生晕,飘池水长肥。何能巧模写,吟思欠幽微。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增吊古情。
陈迹几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九
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馀。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是侬居。
书东迁褚氏壁
五家林四首 其二
岸转欣逢撇撇儿,蹙成千步响琉璃。没波岂但寻鱼吃,水不能濡只我知。
简马架阁
园步杂兴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九
山际楼台水际村,见梅常是动吟魂。全身此日清芬里,篱落疏斜不喜论。
买书
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
谢人送白山茶花二首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十
清明日书亦庵壁二首 其二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寻梅三首
夏夜二首
天声馆
杨伯子过访翌日以两诗见贻因次韵答
桥亭观月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
玉照堂观梅二首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其一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五 真如轩
蘋风馆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自横山归偶成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韵
寓舍听雨忆园中梅花
九月梅花
白头翁鸟
宿上湖
题临川道中玉虚观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其二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五
许深甫宰分宜
余以雪牡丹歌呈诚斋回柬云只得籍没是兵家不
小疾书兴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春晴独坐次叔祖阁学韵
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喜杨诚斋赴召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其一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
寄春膏笺与何同叔监簿因成古体
八声甘州 秋夜奉怀浙东辛帅
书北厅后檐壁
种腊梅喜成 其一
杨秘监补外赠送
登春陌
石污尊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六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二
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巳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閒居诗一 ...
题郭水坚画美人二首 其二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其二
真珠园和净慈僧韵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桂隐
游韩氏园有客先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