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世态从渠变,前山只么新。关门便懒退,遇事少躬亲。
和我诗何益,知公道不贫。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
读仙书
飞楼半天真人居,玉幢金人龙虎舆。层门十丈拥翠树,枝磨有声作灵语。
邪劣未除嗟异路,紫云翻袍两仪舞。赤巾使者呼女鬟,吟风飒飒鹅笙寒。
迎月殿高句难攀,踏珠出水如出雾,三十六凤空银湾。
吴疾愈约客游湖上园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其二
送公萧寺意徘徊,客众登车不忍归。明日尚将诗寄我,要令鹤骨转难肥。
以桂隐樱桃从益之博红酒诗
杂兴三十九首 其二十五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后来缝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
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鸥波酒 其一
纷纷金佩与瑶环,骨相如吾敢妄攀。居处何曾离城郭,襟期终不负湖山。
杉旁试履拖云湿,石上敲钩破藓斑。冲晓樵童便来往,思量谁是我投閒。
夏夜二首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
寄呈尤侍郎二首 其二
珍重尤夫子,逢人问死生。扫门那惮远,出户直须晴。
为国鬓先白,因官名更清。何时容卜夜,灯畔听文衡。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谢人送白山茶花二首 其一
韵胜初闻不记年,偶逢俄在软红边。山矾不遇南昌老,争得嘉名亚水仙。
出德清县
天公有意作诗颠,入得苕溪未见莲。先放水荭围半里,更将芦叶界平川。
明金扇日停苍渚,碧玉环山吐白烟。非是老夫来领略,此中那有地行仙。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
戏题重台梅
只将单萼缀层花,弱骨丰肌自一家。戴几朵来谁可称,宝钗双燕绿云斜。
七夕前一夜翠樾堂设醮
呈尤侍郎陆礼部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十
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犹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
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石污尊
园步杂兴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九
醉后偶书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五
桂隐花正开得诚斋木樨七言次韵奉酬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 心足寮
咏清苦
咏千叶缃梅 其一
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 其二
题禹庙二首 其一
立春日园梅未花书呈尤检正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其四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其三
暂往嘉兴离桂隐过渡
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山堂纪实
叔祖国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 ...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烟波观月示客
清明日书亦庵壁二首 其二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八 沙际亭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三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韵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
过枫桥寺
咏千叶缃梅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三
清晖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其二
五家林四首 其二
看涧水自警
并闾岭
桥亭观月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五 俯镜亭
题苍云亭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平桥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谒丛霄馆
水调歌头 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次韵王耘之秋兴二首 其二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南湖夕泛
连朝
桥廊上作 其一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六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二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重过凤山高氏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