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纳凉至夜深

纳凉至夜深

宋代 张镃

积潦斜阳忽射阶,夜深穿树雨还来。
披襟径放清凉入,倚扇微教懒困催。
出草乱萤时自照,叫空孤鸟暗飞回。
贪吟四鼓犹妨寝,除此人间念总灰。

诗人张镃的古诗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

宋代 张镃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文尽学公。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酩酊酒

重过凤山高氏

宋代 张镃

屋负山陲晚,篱侵水泺秋。
农桑能自力,鹅鸭岂它求。
逆数曾来日,遮留更觉稠。
夜歌听欸乃,催兴满沧洲。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七 霞川

宋代 张镃

方舟卧看花,丹霞二三里。穷眼谢玄晖,休言馀散绮。

暂往吴兴出城

宋代 张镃

数声初听放船钲,小雨冲凉晚出城。
遥见人家层荫合,便无风袖一尘生。
园林岂乏清閒乐,鸥鹭须寻浩荡盟。
秋色此行方到手,忆俨诗内发精明。

记雪三首

宋代 张镃

无月无灯夜自明,糢糊何啻瓦沟平。
不拖藜杖高桥去,那得金龙背上行。

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宋代 张镃

遍看韶淑万花林,谁似秋风巧力深。
点注红泥千日酒,剪裁紫磨十分金。
色迷仙令疑勾漏,香醉姮娥忘藁砧。
莫把钓竿烟外去,珊瑚休道海中沉。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其一

宋代 张镃

杂树花香少似君,雨馀风晓或斜曛。行人不著清新句,亦合移时驻屐闻。

书东迁褚氏壁

宋代 张镃

风晴舒望绿吹林,舣櫂蒿田曲迳深。
淳朴山川追古俗,萧閒林谷许幽寻。
籯金不必多留子,种德先须善用心。
动我耕耘平日兴,浊醪归缓肯辞斟。

蘋风馆

宋代 张镃

山头鸱叫棕林雨,山下鸥移芰花著。
开亭骋望岂固难,心迹双闲罕俦侣。
人生才智非谋已,太息尘劳谁缚汝。
图回田亩役宵梦,近对烟霏可无语。
耦耕植杖千古贤,我欲从之胡不然。
坐到月来休返舍,旁寺有床书并借。

山堂纪实

宋代 张镃

莓苔墙下斑谰长,烟霏谷口依稀上。
晨辉迳奔乌声来,夕影屡逢蟾魄晁。
杖拖瘦路鸣敲铿,天台庐阜着脚行。
中林稳置盘陀石,并坐不与孤云争。
疎红叠翠如先有,霜藤蔓缘惊蛇走。
枝枝叶叶巧相搀,岁寒俱是论心友。
庵前台上晴最嘉,数杯薄酒聊随茶。
客来劝主主劝客,醉倒冠履从欹斜。
且道如今夸其处,见成不是虚排句。
堂前新展假山诗,约斋老子堂中住。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宋代 张镃

三年林曲喜谈丛,交荐俄闻得数公。
竟觅一官莲幕下,漫添千咏锦囊中。
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
应是黄花过江路,笑垂双袖立西风。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九

宋代 张镃

黎庶曾何帝力知,七旬三入乂宁时。春寒谁怕妨花柳,一日东风万国吹。

水边

宋代 张镃

翠藤萦树夕花明,无数圆荷帖乱萍。
酒力半销来照影,晚风轻澹鹤梳翎。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八

宋代 张镃

圣父移居太母傍,銮舆躬侍袭龙香。乍从黄伞窥天表,愈觉英资似寿皇。

题昌化县双溪馆

宋代 张镃

奔流槛外薄豀鸣,曾入坡仙拄杖声。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
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
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

尤丈京丈和篇涅对四用前韵为谢

宋代 张镃

江南从识桂花林,岁岁逢秋属意深。
夜气未添承露掌,晓光先上辟寒金。
玉笙殿迥应留月,铁杵岩高不用砧。
争似吾家种流水,拥香亭榭绿沉沉。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十

宋代 张镃

别浦归时捲钓缗,蕉裳兰佩净无尘。水荭秋晚重来赏,只约舂锄不要人。

出德清县

宋代 张镃

天公有意作诗颠,入得苕溪未见莲。先放水荭围半里,更将芦叶界平川。

明金扇日停苍渚,碧玉环山吐白烟。非是老夫来领略,此中那有地行仙。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

宋代 张镃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易愿相从。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其六

宋代 张镃

科目从来本自宽,才疏秪合作粗官。雕虫半世将何用,可惜南湖负钓竿。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