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 其二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 其二

宋代 张镃

顷年寻地喜初来,墙下松飘满径钗。屈指五经寒暑候,教人一扫利荣怀。

南湖又共诗翁住,东寺须连单位排。触景未尝瞒昧得,肯从颜氏学心斋。

诗人张镃的古诗

戏倣韩致光体

宋代 张镃

意懒风前侧帽檐,落梅红在麦修纤。
归家说尽单行处,可奈温香翡翠奁。

记雪三首

宋代 张镃

无月无灯夜自明,糢糊何啻瓦沟平。
不拖藜杖高桥去,那得金龙背上行。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

宋代 张镃

山头籐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
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閒步游紫极观

宋代 张镃

孤榜前春冰雪清,山祠閒步意无营。曾耽幽槩穿廊曲,犹记筠冠问客生。

咏千叶缃梅 其一

宋代 张镃

巧留芳艳待春回,不受霜飙苦折摧。应对群葩羞冷淡,数花并作一花开。

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

宋代 张镃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六

宋代 张镃

聪哲从来简帝心,万方臣子合君临。东堂议事犹经岁,仰体慈皇属意深。

山堂晚兴

宋代 张镃

小堂清占景无哗,不赂阶无种俗花。
过雨家茶脱黄玉,近霜天竹缀丹沙。
静眠宁羡蚁来梦,孤坐屡谙蜂报卫。
万事一身安分定,关河休用发长嗟。

种蜡梅喜成

宋代 张镃

道帝方讶扑人香,金蓓花开满担装。
尚有松钗佳枝杪,买归偏称插山堂。

池边二绝 其二

宋代 张镃

浅侧荷盘绿尚新,一蛙危坐压荷唇。定知不发穷愁叹,背缕丹金踏水银。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一

宋代 张镃

居士乘閒养就痴,争如灵鹊自知时。不从楼上求新巧,却向船中赋拙诗。

新市道中

宋代 张镃

野晴天碧共溪长,画样飞来白鸟双。
舟小不禁风罨岸,菰蒲无数入篷窗。

山寺漫兴

宋代 张镃

未到枫林寺,常吟半夜钟。
乍来冲路雨,少坐怯廊风。
潄具村茶苦,看碑大字工。
出门山惯见,何事意无穷。

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

宋代 张镃

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
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五

宋代 张镃

河南牧羊儿,不识奇字书。君王事边头,无亦官帑虚。

慨然分家资,补国何勤渠。讵有忠于君,而谓不学欤。

毋令败群语,缑氏果有馀。惜哉封禅主,更欲取名誉。

岁晚责缘饰,宜其返田闾。

题苍云亭

宋代 张镃

老桧分行直瓦亭,激泉岩罅骨毛醒。
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

园中雪夜二首

宋代 张镃

急傍栏干唤酒杯,却嫌红烛炫高台。
新图水墨兼凝粉,展向冰溪镜面开。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二

宋代 张镃

孰知苾刍流,而能建安作。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

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化铎。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

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巳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閒居诗一 ...

宋代 张镃

心境本一如,美恶缘妄生。惟今寻常日,强以重九名。

入秋雨泽悭,连朝更晴明。木叶未苦凋,禽鸟皆春声。

寓形天宇内,自顾非壮龄。年年登高时,无菊酒漫倾。

何如兹岁好,金英照轩荣。远怀柴桑翁,合处无疑情。

不饮还醺然,妙寄由天成。

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宋代 张镃

年前约园梅,梅开主人病。初英仅一窥,旋遭风雨横。

瑰奇耻浪设,收卷归尽净。追攀梦中事,讵复形啸咏。

连朝得暄晴,疾势顿除摒。池西杏盈坡,芬菲想繁竞。

巾车试移辙,远睇已辉映。披庄尺许足,领意岂烦更。

亭亭喜余顾,笑粲若相迎。瑞锦围坐幛,晹晶满空镜。

畴知自心法,本匪生化柄。实虚总一体,曾何有衰盛。

斯言忌轻拈,或能惹讥诤。尪孱阻剧赏,得句漫枯硬。

非无恋胜交,仓卒费延请。浮生只堪乐,疏慵矧天性。

能消屐几䩫,盍早谋究竟。当年莘野叟,偶尔应三聘。

后人循自售,例投俗眼轻。嗟予亦蒙愧,行矣关郡政。

零丁门户责,姑塞先世命。随群画纸末,触目但痴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