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陈菊庄二首 其二

寄陈菊庄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十载风尘一剑驰,勋阶且莫叹支离。介称柳下缘三黜,名比关西为四知。

便把丹心酬北阙,莫将黄菊负东篱。五陵冠盖浮云里,关尹何劳更卜居。

诗人张子翼的古诗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九

明代 张子翼

细雨送秋声,明蝶竞春蕊。不见绕梁人,相思隔江水。

寓文铭书馆

明代 张子翼

别开清馆展山阳,在御琴书白昼长。五夜灯花郎授简,一尊风雨客飞觞。

松筠蔼蔼宜精舍,风雅恢恢想玉堂。山谷有怀倾信宿,蒹葭真个倚琳琅。

林介石送磁莲盆喜赋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石鼎何年勒篆文,烟花大半落苔痕。草堂一入谁为主,诗句何妨改谢墩。

与云静野钟冲宇同携用扇韵

明代 张子翼

山中何意亦冠裳,携手临歧觉话长。马渡晴桥冲野色,兔分仙桂摘秋香。

云翻石峒经瑶草,珠探骊龙得夜光。二妙相逢缘不浅,石渠今有汉文章。

赠海刚峰萱堂贞节卷

明代 张子翼

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

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

寄陈菊庄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子翼

经纶意气近何如,慧出西方事可知。垂钓正须东海阔,赋归何用北山移。

南窗负日偏宜懒,秋水临流正赋诗。珍重菊庄旧知己,独能无梦到山池。

九日旅怀

明代 张子翼

严城九日起寒烟,无客无朋祇晏眠。何处瀼西追杜甫,谁家庄上有蓝田。

授衣始觉催边信,落帽何妨倚醉筵。人事天时成寂寞,牛山今古泪潸然。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五

明代 张子翼

远峰列石城,众水护山郭。禾黍遍郊原,鸡声暗篱落。

寄钱洞浔

明代 张子翼

康成事业老传经,十载松花点雪棂。瑶草想当盈旧箧,宝刀拟待发新硎。

道能守黑还知白,色讶出蓝常倍青。早晚凤台知有谶,泥金应为寄南溟。

送张古豪归瓯宁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南建旬宣最有声,尊开江阁志澄清。民情不啻碑羊叔,宦况何如传贾生。

自古随珠曾按剑,于今郑谷且逃名。感君世事堪惆怅,肯为清流便濯缨。

迎春即事

明代 张子翼

露冕寻芳晓出封,淡桃细柳露华秾。人逢岁首春偏富,鸟啭枝头花正浓。

便遗佩刀来买犊,尽令编甲去归农。旬宣近喜民风胜,饱煖讴歌处处逢。

江亭饯别四首送太史王忠铭北上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剑气光腾海上舟,佩声遥委凤池头。江亭造次须倾酒,郑驿荒凉拚倚楼。

旧侣尽陪金马贵,新恩直傍衮龙浮。经纶意气归青琐,远浦谁驯不系鸥。

至蚬冈用戴公韵

明代 张子翼

岧峣行尽蚬冈头,李郭同登泛渚舟。会有乡书频寄雁,原无机事不惊鸥。

水归沧海潮偏急,岸隔渔歌思转幽。月小山高真赤璧,烟波杜若采芳洲。

黄汝钦宅上

明代 张子翼

幽居正喜尘嚣远,出谷谁云生事稀。芳草留人清露湿,莺花近眼暖风微。

林间蕉鹿看成梦,海上沙鸥羡息机。信宿话君多感慨,石家金谷野禽飞。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 其一

明代 张子翼

鱼不食,倚江矶。天头云树晚依微,五湖烟艇雨霏霏。

七月八月鲈鱼肥,六物不具知者谁。君不见玄真子,斜风江上一蓑衣,春来春去不知归。

携琴访友图

明代 张子翼

松下迢迢一径寻,丝桐自昔喜知音。丹青独解无弦意,曲奏薰风太古心。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十

明代 张子翼

地阔炊烟集,年登米价轻。不知宽一分,犹似枉平生。

寓建江月夜闻笛有怀甘文峰

明代 张子翼

隔邻风度入帘声,午夜堪怜月色清。杨柳翩翩回海岱,梅花历历动江城。

青衿咫尺何千里,碧浪三秋是五更。欲尽曲中无限意,须缘歌扇再班荆。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十里波光四面开,清秋铜鼓接蓬莱。嵩云自昔钟申甫,奇甸于今产异才。

登柏山白水湖山舍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子翼

清游移白昼,翘首见龙窝。骤雨云雷合,晴江鱼鸟多。

长杯还自遣,短铗不须歌。凭眺金台近,江门未挂蓑。

张子翼

张子翼

张子翼(一五二七——?),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13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