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维岳生台辅,于时正典刑。于尝同政府,公早谢明廷。
官贵跻三少,身閒越八龄。所难惟寿算,岂易是康宁。
求旧心犹壮,寻幽足未停。宋都俄暂别,吴语喜重听。
宗契今逾厚,交情久可铭。摛辞工咏物,吐屑妙谈经。
岚色迎红旆,湖光动綵舲。游名多写壁,燕席旋张屏。
忽遇瀛洲客,新辞使者星。承恩来玉陛,涖事傍沙汀。
厌赏尘中景,思登野外亭。爱忘嘉意重,溢美雅章形。
叙远才超绝,搜奇思杳冥。道山宁久去,归路入云青。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
阁外风光满意新,诸公同上看梁岷。蜀天六月云如火,夷界千峰雪似银。
岩叟近传多得寿,羽人曾此数登真。夫君不为神仙事,早暮孜孜泽远民。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妙乐庵
三年时得憩圆庵,有客禅机不在谈。妙乐佳名人不会,府中无事昼潭潭。
再经江原县有作
徙命乘轺入锦川,岷沱寒霁好人烟。弹琴旧治俄三政,持斧重来未十年。
欲去民忧同乐只,敢孤朝寄独恬然。邑城东望踟蹰久,魏阙天遥里数千。
和十二弟扬腊月立春
二十四日立春节,六七千里孤舟行。呼儿倒酒迎春醉,忽尔持诗属我赓。
海上去年宾燕乐,江头今岁客心情。兴来极目寻春色,岸柳汀芜绿未成。
白鹤泉
灵派本无源,因禽漱玉泉。自非流异禀,谁识洞中仙。
寄前人二首 其一
小蓬莱对望秦山,有会无边不解颜。太守新诗踰百首,迩来传诵满人间。
题三泉县龙洞
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
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
杭州上元观灯 其一
元夕观灯把酒杯,宾朋不倦醉中陪。一轮丹桂当天满,千顷红莲匝地开。
烟火楼台高复下,笙歌巷陌去还来。因民共作连宵乐,直待东方明始回。
赠五岳观王道士二首 其一
解蜀归吴十月行,出门无计别青城。凭师为上希夷殿,稽首烧香道姓名。
送前人还都
蜀道将输茂绩成,远人安靖岁丰盈。发施号令岷山峻,除去贪婪锦水清。
一旦赐环来日下,九秋乘驿度云程。朝廷礼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次韵楼头闻角
龙蛰穷冬万否开,蛩吟清晓在蓬莱。五更枕上惊残梦,一曲楼头动小梅。
入牖凉飔声咽绝,满庭斜日思徘徊。新年合我七十一,柯岭不如归去来。
和美毗陵鲥鲚之美
江南鲥鲚客誇肥,公到常州鲙熟时。见说桐江鱼亦好,昔贤多作钓台诗。
题婺州郡圃双溪亭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惮劳。栏外当时双派水,已应归海作波涛。
次韵提刑蔡挺度支见赠
历章初请外,亡状愧瘝官。为郡恩尤重,斯民治素难。
讼稀逢薄稔,诗倡得清欢。况复仁封接,焉依簟与菅。
武林言怀寄程给事
岁丰公暇两安舒,吴越诗筒不使疏。世契琼瑶风谊厚,秋光怀袖气凉初。
二千石重閒无计,七十年过退有馀。得旨便归田陇去,乡人从笑老农如。
次韵黎守毛抗屯田见寄
岷峨还是一川雄,我愧行春与欲同。乐国比年丰衍后,嘉朋终日笑谈中。
沈黎太守初成政,蕃诏诸蛮悉向风。圣世唐虞流泽远,启行无复用元戎。
江上白乐天祠
我爱白司马,有言来谒祠。才名千古照,忠义一生奇。
谏切宁思禄,谗行却罪诗。如何江上客,惟道琵琶词。
次韵程给事自述
稽山报政为和气,并入元丰第一春。况有德音曾面被,定归霖雨泽斯民。
和沈侯叙别往祠岳
席上歌骊阕,风前嘶马骄。匆匆倾桂醑,一一上兰桡。
破浪欣无恙,依莲愧不憀。踟蹰重回首,云翼自扶摇。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一
颍波清阔接淮沂,人似游山棹似飞。酒熟鲈肥何以乐,与公同是故乡归。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题中隐堂二首 其一
将到荆南先寄胡判官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夏末喜雨
送穆舜宾承议致政还乡
次韵孔宪蓬莱阁
寄衢僧惟简
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
拜岳石
送何孟侯先生之平原
南明示众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
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
谒水心院讲僧继忠
次韵何若谷寒食燕集
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张公咏
杭州八咏 其六 望海楼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 其一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六
次韵钱顗喜雨
寄酬张致政
送范都官
少师自南都见访为诗以谢
题灵峰寺
次韵张著作过李虞部旧居
鼎湖峰
题张果老洞
题马伏波庙二首 其一
送毛宽任清流主簿
题杭州双竹寺
会稽智印大师可升复为僧正因寄
送蜀倅杨瑜东归
题江原张著作善颂堂
赠东川曹道人
乌龙山
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酬张唐英
庭楠
题石龙山
横溪洞飞泉
雨中见花戏呈伯庸秋曹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清风阁即事
和前人书僧正院壁
闻雷可喜
和二苏题白鹤观二首 其一
退居十咏 其一 高斋
送章岵少卿提举洞霄宫二首 其二
赠蔡山王
续梦中作
次韵徐师回殿丞捧诏亭听琴
次韵李元方秀才秋日旅怀
龙昌寺西轩
内照庵
送六弟随子之官毗陵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