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养生非谓独存神,功行须令日日新。高睨鹏抟风万里,静怜龟息寿千春。
物无凝滞心无积,名已逍遥道已醇。命不在天须力信,世间多少未知人。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一
乞得乡州乐矣哉,雪峰安静此徘徊。浙江莫谓音书隔,一日潮声两度来。
张公咏
长桥东畔尼朱轮,画栋雕栏锦水滨。子美浮槎传大句,乖崖游棹看芳春。
樽罍泛泛留佳客,鼓吹喧喧乐远人。夹岸香风十馀里,晚随和气入城闉。
次韵看山
到烂哥山即武夷,并舟于此袂将离。公来一意苏疲俗,借问闽州知不知。
至成都有作二首 其二
西指梁岷路屈盘,犹能矍铄据征鞍。大庭临遣皇恩重,还俗传征睿诏宽。
峰耸云妆银世界,江深春动锦波澜。遨头老矣民知否,莫作风流太守看。
和彦涂田曹见寄
自喜还家入郡闳,久无书简到京城。棋观每笑机心巧,琴断还忧曲意生。
厚禄万钟身外薄,冷泉千尺耳边清。来诗咏叹陶然乐,疑梦钧天奏九成。
答江钺都官见招
风波岐路益驰奔,疏静嗟谁得似君。乐矣夜觞西岭月,傲然秋钓北溪云。
诗章有趣为千首,利禄无心顾一分。鸡黍辱招来慰意,俗拘何计入兰薰。
寄酬张致政
安车高蹈十年馀,顾我临川独羡鱼。珍重蓝田良玉性,火中三日只如初。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三
初见遥山横水湄,旧乡依约白云飞。还同户部诗中道,终日思归此日归。
再登亭偶作
气象三齐古得名,时登表海最高亭。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邑报有秋期俗阜,守惭无术济民灵。从来狱市并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
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雁荡周游遂此过,永嘉人物竟如何。三贤籍籍风流守,一宿如如證道歌。
城脚千家具舟楫,江心双塔压涛波。因留子舍欣踰月,归去事知所得多。
因海印行感旧寄蜀中故人
我车出蜀十年强,感旧情怀未尽忘。有问老衰师为道,心如冰雪鬓如霜。
观老僧会才画像
白鹤丛林古梵宫,壁间留像见真风。忆师去岁雷峰别,只似南柯一梦中。
次韵文同学士春雪
东皇欲报丰年信,千里同云六幕阴。遇景大吟诗将手,与民偕乐使君心。
锦城阔暖无多积,岷岭高寒旋觉深。最是西园花木好,晓来妆点作瑶林。
忘归洞
洞天日月最迟迟,来见仙真即忘归。看取桃源刘阮去,旧乡虽是故人非。
过青泥岭
老杜休誇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
送石秘校
击汰泛轻艎,离怀莫共伤。去投方朔牍,归曳老莱裳。
在昔名尤重,于今道已光。此行有新集,一一锦裁囊。
送韩丞相琦出镇陜右
羌狄方怀德,朝家正右文。边城轻举动,天子为忧勤。
公位三朝轻,威名万里闻。聊烦镇西夏,尽得护诸军。
赐第仍开燕,传觞命极醺。陜民如望旱,一雨压尘氛。
至成都有作二首 其一
四十年间利禄身,平生疏拙任天真。惭无治迹留青社,喜奉恩华觐紫宸。
去国早逢关右雪,下车还入剑南春。为怜锦里风光好,不倦从来作主人。
南康公馀有作
道未中充气未闳,圣神遭遇本寒生。廷中入愧言无补,岭下来欣治有名。
世路计身焉用巧,古人逢物要推诚。从容章贡台前望,赣水秋天一样清。
次韵前人谒禹庙三首 其二
鉴水为功利一州,至今称颂古诸侯。渔樵早暮馀波及,耋老思贤尚涕流。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武林言怀寄程给事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早离温江夜泊白沙步
次韵梁浃瑞芝
岁暮感怀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二首 其一
送蔡门长官赴任丹徒
勉郡学诸生
先与祠岳续以权市征弗克往呈通判沈侯
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辛酉岁旦偶成
和前人有怀二首 其一
送章岵少卿提举洞霄宫二首 其二
览先祖太傅留题国清寺继和
送海印长老赴峨眉都僧正二首 其二
六弟司户生日
寄酬前人上巳日鉴湖即事三首 其一
眉山麻衣至德观真仙亭
舟过何若谷郊居
次韵吴天常
题天彭鲍郎中南无
再有蜀命别王居卿
次韵钱顗喜雨
应梦游
次韵赵少师寄程给事二首 其一
次程师孟正议题神照大师养志堂
游南山宿盘龙寺
寄酬吴天常中散
次韵孔宗翰提刑范公泉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二
次韵楚守孙直言职方见寄
和何节判观水
成都转运翠锦亭
廉泉二首 其一
次韵何若谷寒食燕集
会燕溪亭示同席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其二
同万州相里殿丞游溪西山寺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郡斋成寄前人
赠琴台僧正
南明示众
次韵寄致政石牧之大夫
次韵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何推官见招游岳麓以郡中事冗弗克偕行口占二绝以谢 其一
次韵程给事登蓬莱阁偶成
仙水洞
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
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
白鹤泉
过胡元宾林一
熙宁壬子至节夕宿两当驿
退居十咏 其一 高斋
宝林塔再成示诸僧
再得成都过华阴
寄衢僧惟简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次韵前人治西园池馆因怀昔日太守蒋堂侍郎二首 其二
次韵孙直言书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