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我尝轻归辕,一息快心目。一桥跨幽涧,庑砌森怪竹。
榜句多老词,襟风不韵俗。开卷味加永,照泉清可掬。
先秋固爽垲,大夏失烦燠。乐哉于道外,视此乐岂足。
送郑琰大夫赴建昌军
三拥朱轮志少酬,忠怀曾不为身谋。桐江郡政居优课,柯岭乡评占上游。
里彦昔陪公共荐,帝俞今幸我先休。分携莫惮炎威盛,到日清风一变秋。
谢张遨先生惠诗
怀想仙风甚渴饥,岷山潜德世谁知。愚今幸有真消息,先得曹溪五首诗。
次韵前人见寄二首 其一
羡公铃閤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
赠五岳观王道士二首 其一
解蜀归吴十月行,出门无计别青城。凭师为上希夷殿,稽首烧香道姓名。
闻杜植移使湖南
去岁南来幸守麾,故人江上喜新眉。十分劝我流霞酒,一曲听公白雪词。
此后拙疏真有赖,而今谈笑杳无涯。惊闻拥节重湖去,凭仗西风寄所思。
题清风阁
锦川城里玉溪横,溪上浮图画阁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风终日为谁清。
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熙宁壬子至节夕宿两当驿
里数二千七百馀,两当冬夜宿中途。举朝五往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
新定获龟继得梓漕携之赴官
买自桐江数岁前,洁中轻外欲巢莲。同麟荐世宜为瑞,邀鹤寻真定得仙。
肯示吉凶贻后悔,祇随呼吸到长年。主人幸不烦供养,俾托轺车看两川。
和颍川二徐学士
台阁官资属二贤,岁寒相二颍流边。新醪喜泛千钟蚁,永漏惊移数叶莲。
致主圣神跻舜禹,济时功业企闳颠。故人清会俱高论,肯事狂歌学少年。
次韵赵少师寄程给事二首 其一
轻舟来蜀幕春时,便向钱塘咏式微。临海阻陪三岛会,隔江遥式五云飞。
杀鸡炊黍初乘兴,怨鹤惊猿却念归。一水盈盈天一色,夜来千里共蟾辉。
次韵张著作赠讲礼孙秀才
丈席横经事讲评,暂开雄辩五河倾。十年素蕴胸中吐,一日清风坐上生。
诸子授来疑顿释,先儒宗后业偏精。尘编古有多门学,今喜公能为发明。
出雁荡回望常云峰
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车已发尚回眸。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成大卿宅矮槐
手植踰三纪,年随矮势增。枝盘多蠖屈,根转欲虬腾。
密覆周遭地,孤撑最上层。风条低偃蹇,烟叶碎鬅鬙。
顾我来虽羡,如公退未能。溪园饶乐事,时此会佳朋。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 其二
七十随缘岂有由,乐天曾不厌杭州。青山未隐如千里,白首重来又九秋。
月窟仙人遗桂子,海门神物助潮头。自惭老守无心力,坐镇吾民静即休。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二
得请天阍出拥麾,旧山东望已心飞。君恩欲使乡人宠,犹许峨冠獬豸归。
己未岁十月七日登唐台山偶成
直到巢峰最上头,旋磨崖石看诗留。重来转觉寒松老,三十六年前旧游。
题瑞岩圣寿寺
宝界香园接翠微,此焉空翠远尘机。寒冰扣晓人无垢,古剑藏秋谷有辉。
水石潺顽迷客径,松云洒落护禅扉。我来笑被名缰锁,斜日匆匆策马归。
经鄱阳湖
舍陆事川程,霜天晓色明。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
静唱村渔乐,斜飞渚雁惊。云披见楼阁,隐隐豫章城。
初入峡
浃江初过三游洞,天气新调二月风。樵户人家随处见,仙源云月有时通。
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险碛恶滩知几许,晚停征棹问渔翁。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生日高斋晓起示诸弟妹子孙
升中古柏
退居十咏 其十 望南山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 其二
次韵孔宪蓬莱阁
次韵何若谷别后见寄
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
寄前人二首 其一
送何孟侯先生之平原
至成都有作二首 其二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二
闻岭外寇梗
次韵郡斋偶成
拜岳石
又和三兄见寄
登云黄山
郡斋成寄前人
同周敦颐国博游马祖山
自温将还衢郡题谢公楼
和范御史见鸬鹚与鹭鸶为群因感黑得鱼多
次韵寄致政石牧之大夫
高峰塔
送蜀守贾昌朝水部赴阙
和戴天使重阳前一夕宿长沙驿二首 其二
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 其三
酬剑守王嘉锡郎中
次韵江原方任太博见寄
登龟峰群峰亭
和见雪
次韵楼头闻角
和曾交见报代者
次韵楚守孙直言职方见寄
次韵见和
寄题导江勾处士湖石轩
题马伏波庙二首 其一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一
退居十咏 其七 归欤亭
杭州八咏 其二 中和堂
寄任大中秀才
赠前人酒
湖北运使学士十二弟扬生日
杭州八咏 其五 巽亭
谢天彭净慧大师见访
次韵毛维瞻度支过杭见赠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留前人度夏方回南都
和虔守任满前人香林寺钱别
题御爱山
和彦涂田曹见寄
次韵樊祖安秀才连理木
退居十咏 其九 负郭田
题陶朱公庙二首 其二
送前人还都
退居十咏 其八 濯缨亭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
登飞泉寺会峰亭
题三井瀑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