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思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次迟韵对雪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 其一 踏青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誇后醉从横。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 其二
后圃荼蘼手自栽,清于芍药酽于梅。旧来诗客今无几,三臭馨香懒举杯。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竹
王诜都尉宝绘堂词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次韵王适梅花
溯潮二首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和毛君州宅八咏 炼丹井
竹枝歌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五 无言亭
处世欲无言,事至或未可。唯有此亭空,宴坐聊从我。
上高息轩起亭二绝
汲阳阻风
送韩康公归许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初到陈州二首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槐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
问蔡肇求李公麟画观音德云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桃园阻浅将
赠三局能师二绝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颍州择胜亭诗
次韵道潜南康见寄
蚕市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
四月二十八日新热寄仇池
上元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孔君亮郎中新葺阙里西园弃官而归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元老和示小诗自谓非战之罪复作一绝并坐具还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贡甫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曾子固舍人挽词
次韵石芝
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次韵答孔武仲
咏霜二首 其二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西湖二咏 食鸡头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
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十一月一日作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益昌除夕感怀
宛丘二咏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大秦寺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次韵温守李韵见寄兼简毛大夫
过豫章
遗老斋南一柏双干昔岁坐堂上仅可见也今出屋已尺馀偶赋
谢张安道惠马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再赋葺居三绝
赠写真李道士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其五
冬至日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