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宋代 苏辙

朝蒙曲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
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
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
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
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
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
夜归肺增涨,晨起脾失磨。
情怀忽牢落,药铒费调和。
衰年足奇穷,一醉仍坎坷。
清尊自不恶,多病欲何奈。
闻公话少年,举白不论个。
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平明起相视,锐气曾未挫。
达人遗形骸,驽马怀豆?。
不知逃世网,但解忧岁课。
不见独醒人,终费招魂些。

诗人苏辙的古诗

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宋代 苏辙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和王适新葺小室

宋代 苏辙

向日堂东一室存,竹为窗壁席为门。
心如白月光长照,气结丹砂体自温。
饭软莫嫌红米贱,酒香故取泼醅浑。
他年一笑同谁说,伴我三年江上村。

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宋代 苏辙

芳樽酌水清无淤,梨园著雪迷根株。
邺官园女喜行乐,坐上醉客谁亲疏。
倦游不知岁月过,痛饮渐觉筋骸苏。
风吹落片乱鹅毳,雨结细实骈明珠。
云屯冰积动论顷,谁信城郭涵村墟。
坐观明媚低照席,行看繁闹横遮驹。
我贫不办供酒炙,侧耳日听交朋呼。
无端人事巧拘束,曾不见置闲须臾。
长鲸渴水求入海,老骥伏枥思就车。
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
二君为我重置酒,席上醉倒交相扶。
欢娱安用苦酬酢,叫啸不畏相罪辜。
昏然已觉万物小,下视吏役真婢奴。
请君数具牛酒费,此外百事何能如。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宋代 苏辙

才堪簿领更无馀,赢得十年闲读书。宠辱何须身自试,穷愁不待酒驱除。

故人归去无消息,佳句新来屡卷舒。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时复置双鱼。

过豫章

宋代 苏辙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圭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刺旧痕。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白马貂裘锦羃䍦,离觞潋滟手亲持。头风欲待歌词愈,肺病甘从酒力欺。

不分归心太匆草,更怜人事苦萦縻。相逢借问空长叹,便舍灵龟看朵颐。

赠医僧鉴清二绝

宋代 苏辙

肘后医方老更精,须眉白尽气弥清。
只应救病能无病,岂是平生学养生。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
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宋代 苏辙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
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
老僧战胜长幽寂,瘦骨缘何未肯肥。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宋代 苏辙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
北潭风柳强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君家东南风气清,谪官河壖不称情。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
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
楼上骚人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

宋代 苏辙

闻君归去便招呼,笑语不知清夜徂。
结束佳人试银甲,留连狂客恼金吾。
灯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暂醉何年依锦瑟,东斋还复卧氍毹。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宋代 苏辙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
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
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
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其三

宋代 苏辙

乐天投老刺杭苏,溪石胎禽载舳舻。我昔不为二千石,四方异物固应无。

登嵩山十首 石径

宋代 苏辙

苍壁上参天,微径随流水。
聱牙石齿乱,纷薄黄叶委。
牵攀不得上,颠仆几将止。
勉强终此行,更老知难至。

六国论

宋代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赋园中所有十首

宋代 苏辙

堂後病石榴,及时亦开花。
身病花不齐,火候渐已差。
芳心竟未已,新萼缀枯槎。
谁言石榴病,乃久占年华。
邻家花最盛,早发岂容遮。
残红已零落,婀娜子如瓜。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其十

宋代 苏辙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风。芝兰托庭户,鸾鹄峙椅桐。

结客贤豪际,倾财缓急中。悲伤闻故老,沦谢未衰翁。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 其二

宋代 苏辙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祇有彭门夜。露侵笳鼓思城阙,寒迫鱼龙舞潭下。

厌厌夜饮欢自足,落落襟怀向人泻。秋深河来巨野溢,水乾楼起滕王亚。

北海孔公虽好客,河内寇尹那得借。是非朝野忽纷纭,得丧芳菲一开谢。

明月多情还入门,流水何知空绕舍。晨餐江市富鳣鲂,夜宿山村足梨蔗。

坐隅鵩鸟不须问,墙外蝮蛇犹足怕。娄公见唾行自乾,冯老尚多谁定骂。

读乐天集戏作五绝

宋代 苏辙

乐天引洛注池塘,画舫飞桥映绿杨。
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