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居杂兴五首 其三

山居杂兴五首 其三

明代 郑潜

墙头桑椹落,树上春鸠鸣。独立衡门晚,满川云气生。

诗人郑潜的古诗

上京行幸词 其三

明代 郑潜

宫草葱茸拂槛青,苑中麀鹿自和鸣。云边仙子锵环佩,日暮君王幸穆清。

连江舟行十首 其二

明代 郑潜

篷窗观物化,幽兴亦无涯。翠筱抽黄箨,青林蔓白花。

蜗涎光暗石,虫蜕聚浮槎。小憩

题刘氏易安亭

明代 郑潜

凤凰鸣高岗,朝阳丽平野。梧桐不生植,丹荔动盈把。

千章列嘉木,万绿荫华厦。远山当轩楹,清影落樽斝。

登高自舒啸,闭户绝车马。误疑天台路,岂比东林社。

容膝易为安,劳生彼何暇。希年乐期颐,短歌咏风雅。

汨汨势利徒,此意识者寡。我亦山野人,相逢在林下。

可怜归无庐,何地种松槚。安得结白云,愿同巢居者。

自高唐州至齐河夜题纪怀 其二

明代 郑潜

驿程迢遰到齐河,农务森森生意多。圣主每忧民力困,官输犹自急征科。

忆昔 其一

明代 郑潜

忆昔初为丞相掾,薰风疏雨渡滦河。东门日出车马集,北阙天凉冠盖多。

漫忝姓名登柏府,惭无篇翰著銮坡。攀龙尚想风云会,此日空山伐木歌。

建南九曲棹歌

明代 郑潜

一曲仙溪汇众流,石梁凿断始通舟。风生倚竹秋声早,露滴金盘紫气浮。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

明代 郑潜

尚书阶前有玄石,流落江湖旧曾识。当时从者惜馀赀,今日移来乃神力。

初看尚尔混泥沙,熟视洒然供拂拭。黑云风断涌峨眉,紫气霞开见灵壁。

终朝静对无磷缁,扣之则应声相随。梅花点点上乌几,柳丝绵绵萦砚池。

湘沙惊落孤雁鹜,东海跃出生蛟螭。千年谁凿混沌窍,半夜误击珊瑚枝。

人生遇合还如是,尚书感慨亲留记。娇容丽质岂高人,错节蟠根知利器。

坡仙空作仇池梦,愚翁信遂移山志。为公歌此玄石行,飒飒霜风动寒翠。

陪靳利安检校游了山灵岩寺留题

明代 郑潜

乱云深处出双尖,环列冈峦具尔瞻。石发栉风分翠鬒,岩泉透日下珠帘。

露寒仙肘声容见,云护禅衣法律严。喜共清游归路晚,绿阴亭槛草纤纤。

穷年守岁五首 其三

明代 郑潜

穷年百忧集,邈然思故人。故人霄汉立,迥绝谁与伦。

忠贞冠白日,美质辉青春。皎皎时所污,滔滔同缁磷。

人心苟存朴,世道或返淳。奈何末流弊,鱼目乃混珍。

何时五云下,一笑平生亲。

八月三日游方广洞天留题纪实望仙台与洞天相对乃前山也

明代 郑潜

循源入苍山,乘风蹑云栈。石门境方幽,洞天路疑断。

杰阁撑岩空,危阑倚云半。络石藤为罗,攀崖竹垂缆。

龙树春长荣,羊谷迹未漫。冰帘挂晴昼,飞步惊童丱。

天瓢注龙尾,足以苏旱暵。我来当清秋,况得游览伴。

篮舆念民力,铁杖契禅观。平生泉石兴,庶儗毛骨换。

会登望仙台,松巢翠华幔。

戏简翠林长老求茶

明代 郑潜

象峰深处得先春,簇簇金芽入焙新。剩与老禅醒醉梦,也应分惠到山人。

连江舟行十首 其十

明代 郑潜

千尺苍崖裂,银河一派流。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

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

穷年守岁五首 其四

明代 郑潜

穷年百忧散,心事梅花知。萧然四壁空,简书任纷披。

亲朋馈糇粮,邻里遗酒卮。取与随所适,焉计穷通为。

微名苦愚人,颠倒尘网羁。冰霜不相贷,风云浩难追。

长歌以卒岁,勋业知何时。

上京行幸词 其一

明代 郑潜

群山如画列层城,佳气滦阳此上京。四野穹庐环魏阙,三宫仗马拥霓旌。

山居杂兴五首 其三

明代 郑潜

墙头桑椹落,树上春鸠鸣。独立衡门晚,满川云气生。

春山瀑布

明代 郑潜

一夜春雨过,千崖飞瀑多。青楼散珠箔,碧障列银河。

建南九曲棹歌 其十

明代 郑潜

棹歌声远幔亭空,千载沧州兴味同。今日紫阳山下客,他年人唤采芝翁。

寄汪季佩

明代 郑潜

外兄作尉金溪上,贱子迎亲南浦边。綵棒政閒惟禄养,敝裘时改复谁怜。

巢居云气熏图画,部曲春风乐管弦。喜仗周郎问消息,书来珍重惠华笺。

道山饮渌轩题海潮图

明代 郑潜

海门秋高明月凉,潮头雪立千丈强。皎如匹练横潇湘,素霓天表骖龙骧。

雷轰马突飞电光,胥魂怒激天低昂。银涛如山势莫当,灵怪出没神蛟藏。

我昔弱冠游文场,江楼纵目歌慨慷。别来几载归梦长,西湖月冷吴山苍。

云翁健笔图横阳,对此恍若临钱塘。水渌可餐溪可杭,中洲留客情不忘,为君三叹题高堂。

江上遣兴五首 其四

明代 郑潜

由来管鲍交,岂为通财论。范张鸡黍约,奚啻骨肉恩。

时人急功利,古道今罕存。方寸隔山岳,四海难弟昆。

郑潜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1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