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五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五

明代 郑潜

我本山中人,棹歌来九曲。閒乘驾壑舟,静爱隐屏绿。

溪上石可渔,云边药可斸。岚翠湿紫霞,林霏散清旭。

观风历闽峤,转觉叹羁束。苟禄耻素餐,疲民廪无粟。

投閒分之宜,躁进非所欲。高岗可振衣,碧涧可濯足。

孰云继辋川,庶以咏盘谷。诗成谢良朋,亦可敦里俗。

诗人郑潜的古诗

山居杂兴五首 其二

明代 郑潜

桃枝青入檐,竹影翠当户。送客过溪桥,归来对风雨。

寄题林伯升竹雪斋

明代 郑潜

故人爱竹盟岁寒,朔风吹岁天台山。皎皎羽衣奏广乐,森森玉笋清朝班。

开帘月上素光凝,入室风生鸣佩环。何时击节披鹤氅,为君醉舞琼林间。

穷年守岁五首 其五

明代 郑潜

穷年坐未尽,新岁行相迎。曙光接海色,微雨兼飞霙。

振衣趋幕府,矫首瞻祌京。缥缈鹓鹭班,中有韦布行。

吾生胡独难,奔走事远征。五见海峤春,万邦怀圣明。

举酒寿天地,当饮不尽觥。

有怀知己

明代 郑潜

秋草连天山色青,穹庐咫尺隔蓬瀛。应随凤驾游仙阙,月下时闻玉佩声。

述怀三首寄傅忠卿照磨 其三

明代 郑潜

风雪连三日,溪山异昔时。窗明宜纸帐,玉立见梅枝。

薄宦身为累,丰年瑞可期。榕城春色好,何以慰相思。

题扇寄李光载御史赴中台

明代 郑潜

松厅俨台署,肃肃秋霜寒。送君万里道,雕鹗上云端。

纪纲贵扶植,名节由艰难。相思海月明,惜无双羽翰。

题蔡仲简七世祖画卷

明代 郑潜

米家书画时所贵,天启墨妙俱名世。元章珍重识此图,今复流传归蔡氏。

蔡询爱画神亦化,君惜斯图忆难弟。我来把玩秋风前,总是江乡晓行意。

乾坤元气何淋漓,硉矹出此胸中奇。苍茫叠嶂分远近,缥缈烟树罗参差。

小桥山客方行处,野艇渔翁初起时。长江茫茫限南北,宛若淮东看山色。

青山隔岸即江南,惆怅干戈满淮北。江乡晓天风露寒,我独长歌行路难。

安得小船载书画,送君岁晚归金坛。

与宋景璋刘彦宾登崧台寻乐亭诗

明代 郑潜

断虹阁雨横东嶂,斜日栖云隐暮林。尊酒一时江海客,布衣千载圣贤心。

七夕答王诜

明代 郑潜

纨扇香云薄,絺衣玉露凉。相思共今夕,星彩动秋光。

石门对酒

明代 郑潜

故人送我青田酒,载到石门山下开。坐对银河酌琼液,千年玄鹤亦飞来。

上京行幸词 其三

明代 郑潜

宫草葱茸拂槛青,苑中麀鹿自和鸣。云边仙子锵环佩,日暮君王幸穆清。

题扇寄友人

明代 郑潜

欲买扁舟访武夷,棹歌声断白云飞。幔亭秋早多明月,载酒吹箫入翠微。

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明代 郑潜

平生志湖海,亦复慕林泉。驱车太行路,古道何盘盘。

北走穷乌桓,滦京俯长川。南游涉交广,瓯越遂幽閒。

紫霞绕吾庐,寒玉鸣我前。清净谐道心,空明契僧诠。

由来高世士,脱屣山水间。先鞭愧吾友,入幕芙渠鲜。

拂衣憩林下,似有三生缘。程子雅高和,临风写烦悁。

不辞竟日留,翳景欲忘旋。嗟我三载后,感慨犹千年。

卜庐事先陇,愿老浔湖边。

题张伯晋员外小景

明代 郑潜

晴空立香炉,秋雨出华盖。秋泉凝素练,幽草结芳佩。

中林好茅堂,绝壑饶胜槩。行吟者谁子,拂衣谢流辈。

白云入招呼,青山共韬晦。吾欲从之游,披图已神会。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八 定兴县有年堂和本中参政留题

明代 郑潜

乌府追随记昔年,赋诗联骑出燕然。掾曹愧我无三语,时论知公有二天。

西省春风人似玉,长沙秋晚树如烟。有年堂上思归客,閒却渊明种秫田。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六 契元鲁应奉溪居卧病寄此怀之

明代 郑潜

笑捧天香出禁林,归来闽禁岁华侵。春晖报母心逾苦,甘旨娱亲意独深。

隔岸园林江濯锦,临风阑槛竹鸣琴。长卿多病无由见,咫尺相思隔海岑。

题欧阳承旨所书扇面

明代 郑潜

玉堂学士笔如椽,纨扇新题到海边。记得凤池春宴罢,紫毫香露洒银笺。

穷年守岁五首 其四

明代 郑潜

穷年百忧散,心事梅花知。萧然四壁空,简书任纷披。

亲朋馈糇粮,邻里遗酒卮。取与随所适,焉计穷通为。

微名苦愚人,颠倒尘网羁。冰霜不相贷,风云浩难追。

长歌以卒岁,勋业知何时。

送别燕叔义之广东

明代 郑潜

过了梅关到五羊,满怀秋思洒飞霜。罗浮山下梅华月,千里相思梦亦香。

江上遣兴五首 其三

明代 郑潜

隋侯明月珠,照乘光十二。楚国惟善人,南州有高士。

人为物之灵,物乃世之累。白璧宁有瑕,匹夫岂无罪。

郑潜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1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