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杨主簿日本扇
迟往泉店杀麦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
春深三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一 二乐榭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筠州二咏其一牛尾狸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白须
两中秋绝句二首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奉同子瞻荔支叹
立秋后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濯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濯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
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
遗老斋南一柏双干昔岁坐堂上仅可见也今出屋已尺馀偶赋
翠柏擢双干,冉冉出屋危。柏长虽云喜,我老亦可知。
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门闲断来客,相对不相欺。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次韵刘敏殿丞送春
答王定国问疾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
次韵贡父子开直宿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舟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次韵刘贡父従驾
许州留别顿主簿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游泰山四首 灵岩寺
和毛君州宅八咏 方沼亭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
茶花二首
食樱笋二首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
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
答见和
逍遥堂会宿二首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五月一日同子瞻转对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二首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元老和示小诗自谓非战之罪复作一绝并坐具还
次韵任遵圣见寄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魏佛狸歌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将至桃园阻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老史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题方子明道人东窗
和韩宗弼暴雨〈次韵〉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三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次韵王临太博马上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一
次韵王适州学新修水阁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其一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 其一 踏青
王君贶宣徽挽词三首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
傅银青挽词二首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和子瞻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过溪亭
次韵景仁丙辰除夜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禊亭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迈迨过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