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思道

忆思道

明代 郑善夫

近忆棠陵子,还朝定此时。肯为黄歇客,兴在白云司。

意气吾能共,江山君最奇。夔龙格心事,天意要人为。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赠吾谨五首 其五

明代 郑善夫

京洛贵游子,结驷康庄衢。前麾拥楚舞,后骖杂吴歈。

结交尽侯门,意气陵上都。玉食豺虎侧,闇者适所趋。

宁知穷巷士,仄仄顿空庐。冬裘不掩胫,夕粟无斗储。

阨抑曷足悲,主者顾乘除。神奇化臭腐,荣盛可久居。

子云草玄地,千载名不渝。

蜀中歌五首 其四

明代 郑善夫

瀼东瀼西花映渠,浣花草堂今有无。苦忆平生杜陵老,暮年涕泪满江湖。

赠叶少府

明代 郑善夫

吾闻隰城尉,通练更文章。坐扫封狐雪,行开射鸭堂。

诗篇穷地秘,海水识风凉。似尔纡黄绶,巢云意不忘。

地上

明代 郑善夫

雨霁临池好,桥平纵步宜。湿泥勤燕子,新水乐鱼儿。

病叶风多下,团萍夕更移。中吴消息恶,吟赏泪交垂。

夏朝覃山即事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四月覃山茶树香,蹋歌采茶多女郎。孤亭小池长杜若,斜川细雨飞鸳鸯。

岛屿历历渺云水,烟波茫茫连大荒。眼中春花复欲尽,未得及春归故乡。

题官竹

明代 郑善夫

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酒酣戏我题官竹。

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点与语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苍,安能截作笙箫来凤凰。

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恶用于汝为柱梁。惟应托根官舍傍,且有标节储雪霜。

中虚不肯容蝼蚁,作德君子多比方。噫!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崙。

吴中吟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越女进馆娃,楚囚落天涯。二物不并立,海水漂鸱夷。

湛卢南入郢,神物竟先知。吴宫八百年,旦夕游鹿麋。

缅晤丧亡主,岂尽庸以

汎木兰

明代 郑善夫

木兰山下陂水清,南洋北洋风日晴。惯乘舴艋中流稳,颇爱棠梨两岸明。

石堑沙堤回海势,鵁鶄鸂鶒乱春声。漫向云庄望莆口,更从壶顶看沧瀛。

子夜变歌三章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我欲渡螺江,螺女不可遇。人知子夜来,不知子夜去。

九日忆近夫

明代 郑善夫

忽忆齐州殷给事,经年不见使人来。往时皂帽真能落,此日黄花何意开。

南国眼深鸿雁字,暮云天远凤凰台。泰山梁甫输心地,报汝璚瑶清梦回。

赠武夷道士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幔亭道士住紫宫,年过八十气吐虹。揖余解下双龙剑,指点云涯三百峰。

正德十四年四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黄牌使者出行营,选舞徵歌倾卫城。报道儒生饬士马,南州叛贼一时平。

悼志

明代 郑善夫

豺狼立道周,行旅限东西。我生理酸楚,岁暮犹麻衣。

尽室出故里,生涯多差池。莱妻对我啼,稚子日受饥。

形容饱风雪,摧折非平时。世事就浇凉,吾道将安之。

三韩在何处,黄金不可为。焉能有羽翰,飘去从安期。

余侍御珊喜湖

明代 郑善夫

柱史湖边宅,柴扉开皖峰。晴天回鹳鹤,暮水迥鱼龙。

芰服身偏稳,渔竿意可慵。眼中秋浩荡,为尔咏芙蓉。

鞠歌赠思道

明代 郑善夫

垂桑弓,挂蓬矢,旦夕如长凫,谁将哺尔乌。来啄粟飞入网罗,将尔含哺向滹沱。

河水㶁㶁,黄沙淫淫。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流响入明堂,锡尔龙凤章。

但得龙凤章,不愿尚书郎。持归报尔父母,父母之恩安可毕。

歌黄钟,鼓朱瑟,高堂沉沉射红日。

梦出

明代 郑善夫

少谷先生白玉簪,秋风欲玉小华阴。傍人鸂鶒机初动,惊眼芙蓉花正深。

未有行藏关世道,是何梦卜合人心。东山远志谁驱使,小邴官阶自滞淫。

忆四弟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驽马心犹壮,龙驹产不虚。吾衰今更去,汝病近何如。

烽火淹鱼素,关山沓羽书。横门思一出,此意几踌躇。

天姥行

明代 郑善夫

天姥旁通天一门,下临绝壑桃花源。玉佩灵车杳然去,凤笙吹断越山魂。

秋兴七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且喜镇兵收楚蜀,十年战伐可胜情。谁家寡妇哀初散,万国秋笳咽未平。

秪见帝恩优赤县,稀闻官府念苍生。请看咫尺轮台诏,今日蠲除征又征。

瓠子河遇叶六

明代 郑善夫

草草逢君瓠子河,河水瀁瀁柰君何。云山涕泪渭城曲,天地争回易水歌。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