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善夫
岁晚通明阁,登临念我深。故山归未得,丛桂蔚森森。
人日双鱼信,远天黄鸟音。如何庄舄贵,翻动越乡吟。
地上
雨霁临池好,桥平纵步宜。湿泥勤燕子,新水乐鱼儿。
病叶风多下,团萍夕更移。中吴消息恶,吟赏泪交垂。
元夕登鳌峰绝顶
共尔寻芳酌,复从鳌顶行。风烟有元夕,星汉下孤城。
石祖他年梦,山公一笑迎。高歌倚梅树,瞻注有馀情。
同王方湖泛舟鉴湖入兰亭偶成赠章二首 其一
木落秦山近草堂,避人仍葺薜萝墙。知尔经纶数在手,钓船长系鉴湖傍。
武穆吟三首 其一
南瞻岳王坟,拊心讼宣和。四海既无虞,乐事一何多。
师师入帝侧,金兵乃星罗。旧时张谏议,天阍语非讹。
但见户括金,不见士荷戈。回首靖康末,志士悲如何。
大水歌二首 其二
玄阴冥冥噎不通,五月六月皆天风。雷霆啸海乌兔急,田野尽在波涛中。
南山豆苗沙压死,东畬禾头半生耳。志士宁辞沟壑填,农夫自此生事已。
君不见无诸城外鬻幼男,今岁诛求岂但三。
人日得诸友书六首 其一
重游大石次刘德羲韵二首 其二
幽事住云泉,湖光远接连。寺钟山意动,松雨涧声悬。
石壁开云窦,桃花隐洞天。中原尚多垒,此地合逃禅。
送平厓侍御使山东 其一
尔往乘骢山海东,赤霞心捧大明宫。腰间绣斧横金枘,白日青天意气雄。
白鹤岭
白鹤岭头春恼人,暖风吹落小乌巾。红英照眼相与媚,碧草会心难重陈。
稍喜小楼临海岸,拟乘轻艓上河津。石梁南去烟波阔,渤澥何时起钓纶。
送屠文治侍御使苍梧
衰䬃仍乖别,羁栖几过从。驽骀无熟路,鹰隼自秋空。
铜柱扶桑下,郁林沧海东。南征且乡邑,大不类秋蓬。
武夷曲次晦翁棹歌十首 其九
石鼓云楼天汉开,飞泉几道白龙洄。探元笑入桃源路,黄叶千岩风雨来。
二月晦日发滹沱
二月晦日暄气寒,滹沱水深舟楫难。已携家室情复恶,况忆兄弟鼻俱酸。
白雁一双杳然去,黄鹄数年离哉翻。幽并氛祲只昨日,客子胸臆何时宽。
棹歌四首 其二
鸿雁飞去稻粱荒,白鸥不飞羽毛伤。天寒日暮黄芦荡,江水渺茫心渺茫。
狼山闻捷
龙骧百万向南征,水阵堂堂赤帜横。旋报狼山歌小海,喜看元帅是书生。
连年江汉伤多事,此日朝廷念太平。汉戍秦疆俱鄙陋,须将四海作长城。
武穆吟三首 其二
太尉出世姿,用兵自神武。怀中左氏传,羞与绛灌伍。
燕云唾手得,甲卒尽熊虎。北开玄冥天,南靖朱光土。
国耻犹未雪,百胜曷足数。誓将与诸君,痛饮黄龙府。
不观颍昌旗,气已吞边部。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
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
题夏仲昭画竹
苍梧春欲至,翠篁风雨深。云梢洒不乱,流影下湘阴。
杳矣虞妃泪,悠哉君子心。凤凰去已久,对尔想遗音。
大田读伯固起溟见和之作怅然怀答二首 其一
读尔怀沙赋,潸然系我思。当年分即死,此日已云迟。
社稷还唐介,江山哭子期。才贤世有几,况及圣明时。
乡人
令叔吾兄弟,仲容贤侄行。宦情游里闬,人事近阴阳。
何路通闽徼,中原入战场。应怜起草石,竟失浣花堂。
太乙长迁次,搀抢转耀芒。山河醉眼底,别尔思茫茫。
子夜歌三首 其三
山有并命鸟,关关感人心。中夜有所思,澄江不如深。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赠何仲默
建州逢蔡霞山
送彭少参进万寿表
阳山与方思道同游书事
逐客二首送刘伯儒侍御 其二
大田读伯固起溟见和之作怅然怀答二首 其二
下何岭
正德十四年四首 其一
双剑篇赠毛汝厉
汎西崦宿光福寺
读汉书四绝 其四
南山赠林迁于比部
雪晴登阖闾城
答孙太初
秋兴七首 其四
送王崇贤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部直
叶六罢戍潮阳归话湖上
题南野旧居
鲤湖三首 其二
读太初浔阳歌
虎丘与近夫太初同游
题程时言侍御和溪谱
有背师者索题东皋书屋
与原侍御郑地曹游虎丘
南征 其六
刘实夫静观楼
五子二首 其一
秋兴七首 其七
病中吟六绝 其二
陪王中丞夜游治平期到上方不果
青野堂成二首 其二
秋夜迟王员外时行
病中吟六绝 其六
白将军
歌风台 其一
次刘德羲怀金山韵
周公器弘治初为庆符令赋诗追忆之
璚州歌五章 其四
绣岭晓行
天姥峰
赠林中丞
芳树篇二首 其二
西山杂诗三首 其二
独树篇
新制白氎巾赠昆崙山人二首 其一
赠方豪
集胜果寺分得眠字
棠陵家观释宗林诗画戏为一偈嘲之
寄赤城诸子
闻孙山人在西湖水寺
初离京邑留别诸同志四首 其一
汶上对月闻笛作商调哀切命船人度曲为和因赋醉歌
闭门四首 其二
送李川父赴沔阳
何岭见杜鹃花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