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黄肇三首 其一

赠黄肇三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终风劲柔条,游子返故乡。兄嫂糁藜羹,慈母缝衣裳。

离觥载恓恻,平旦天一方。来忘楚塞远,去觉闽山长。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阳山与方思道同游书事

明代 郑善夫

晨光淑初夏,野意招游踪。野马阳山行,所亲远来从。

下马结桂枝,道穿白龙宫。藉彼宫里草,乘彼桂下风。

渴饮丹井泉,泉甘思虑空。希君遗人世,相将寻赤松。

沱水三章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仙人骑白豻,远在苍梧山。我欲往从之,沱水深以澜。

沱水深可厉,苍梧郁巑岏。

陈遂初进士邀宿赪谷草堂夜观西湖渔火

明代 郑善夫

税驾归闽土,寻山入浙中。客情逢胜友,东路任飞蓬。

夜艇流渔火,秋杯折渚筒。巢由圣世事,直北大明宫。

黄山杂诗十首 其九

明代 郑善夫

崇峦互经亘,灵氛厂玄盖。天风散鼓钟,旦夕发清籁。

日晏紫芝茁,山静幽鸟萃。真机秘心赏,要在达者会。

游建州陶园和渊明拟古八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四序递兴没,万有乘始终。景阳未停轨,积阴已肃戎。

何意松柏条,蔚然乃独雄。糜糜田间草,淅淅草上风。

凛秋一披拂,姣好会有穷。迟尔采脂苓,服食青山中。

重游大石次刘德羲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幽事住云泉,湖光远接连。寺钟山意动,松雨涧声悬。

石壁开云窦,桃花隐洞天。中原尚多垒,此地合逃禅。

马伯淳西归

明代 郑善夫

与君同去国,别路各悠悠。吾邑东海上,终南西雍州。

何时报缟带,于此解纾裘。万事将慈母,长歌渭水流。

冬日与顾九和殷近夫孙太初顾与成游太湖

明代 郑善夫

漫漫五湖景,役役百年客。霜容舍广墟,申椒不胜摘。

葭管复气候,岁序莽消息。群山一何苍,远水一何白。

燕台既迢递,玄圃又悬隔。终当吸沆瀣,去去结松柏。

题黄隐君水居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人境不肯住,水居犹沧洲。青山如对隐,白发本无愁。

春草诗魂合,秋风乐事求。鲈莼兴不浅,聊定此生谋。

雪山歌和薛君采方思道

明代 郑善夫

君不见南宫少谷老麻鞋少褐色枯槁。万事都归混沌里,一生但结江山好。

未即乘牛函谷关,尚须跨马长安道。长安岁暮雪满城,甃雪便筑山峥嵘。

岩㟼踞地虎豹急,星躔斗转山河明。玉女峰前瑶作台,夸娥一夜轻移来。

袍笏真当米芾拜,诗篇数荷邹阳裁。阶墀把玩已两月,皓气遥遥正相得。

尘土谁分冰雪姿,市朝聊寄烟霞癖。未妨颓阘旋补葺,时见消融势尤岌。

啸月长闻白鹤回,含风岂恨青阳及。青阳青阳谩相放,金石瑱填本波浪。

适来天地入虚无,何事么么论消长。

忆思道

明代 郑善夫

近忆棠陵子,还朝定此时。肯为黄歇客,兴在白云司。

意气吾能共,江山君最奇。夔龙格心事,天意要人为。

春日怀南湖旧居

明代 郑善夫

南湖不可到,幽事自涟漪。田父春相遣,邻翁暮与期。

烟霞隐薜荔,风日晒鸬鹚。岂待清商发,花时有所思。

答天彝

明代 郑善夫

君今笑入天台山,余亦欲田箕颖间。白日风传紫芝曲,莫教人识是商颜。

赠欧阳崇道

明代 郑善夫

使君廊庙器,秪惜颖川名。世事忧无尽,吾邦兆已行。

况逢王者作,要使海波平。倘及莘中隐,深耕自性情。

天宁寺送林德绪赴武当

明代 郑善夫

襄阳使君今欲东,优钵花欲行相逢。西山爽气祗自好,秣陵羽书犹未通。

征伐乱传车驾出,沅湘亦在风尘中。冯良乘马如可弃,傍尔南州桂树丛。

挽王生

明代 郑善夫

吾乡论后进,尔最擅词场。十八人间世,三千弟子行。

辕驹未竟步,石火不馀光。忆昔邢居实,秋风太惋伤。

林樗翁舍余草堂以诗见贻病不能候次韵作答

明代 郑善夫

鳌顶峰回云雾光,少微来照浣花堂。十年城府新相避,三径松筠故自荒。

问道向迷襄野北,移家今在汉阴傍。方山耆旧偏怜我,只道相如病更狂。

同晋陵诸子游水西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喜到晋陵郡,行逢诸子招。竹林初散帙,槐树已鸣蜩。

绕径驯朱鹤,通池接画桡。遥思荷蓧者,去作羽山樵。

赠黄肇三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上林未揖让,广莫进疠瘴。大江不可踰,坡陁莽翻荡。

入门报所亲,何以慰惆怅。庭萱蕤有永,塞雁宛相望。

梦出

明代 郑善夫

少谷先生白玉簪,秋风欲玉小华阴。傍人鸂鶒机初动,惊眼芙蓉花正深。

未有行藏关世道,是何梦卜合人心。东山远志谁驱使,小邴官阶自滞淫。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