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求黄家紫竹杖
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 其一
家风足图史,妇德俨蘋蘩。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有后庆多孙。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
送毛滂斋郎
送王适徐州赴举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蹇师嵩山图
泉城田舍
泉城欲治麦禾囷,五亩邻家肯见分。莫问三吴朱处士,似胜吾乡扬子云。
阴晴卒岁关忧喜,丰约终身看逸勤。家世本来耕且养,诸孙不用耻锄耘。
次韵毛君绝句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吕司空挽词三首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其四 天庆观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
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仙游潭五首 其一 潭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剪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寄范丈景仁
仙游潭五首·南寺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题东坡遗墨卷後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下
和柳子玉纸帐
放闸二首
绩溪二咏 豁然亭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孙巨源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
和子瞻濠州七绝 涂山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次韵石芝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
幽兰花 其一
病后白发
次韵王适新燕
登嵩山十首 将军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五 无言亭
次韵子瞻寄眉守黎希声
肺病
戏作家酿二首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一山阴陈迹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
寓居六咏
春深三首
雨后游大愚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二午窗坐睡
那吒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 其一
将还江州子瞻相送至刘郎家洑王生家饮别
次韵柳真公闲居春日
过王介同年墓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 其五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
次韵王适兄弟送文务光还陈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其一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次远韵齿痛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和子瞻读道藏
次韵子瞻临皋新葺南堂五绝
送钱婺州纯老
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梦中反古菖蒲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颍州择胜亭诗
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二首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次韵王巩留别
筑室示三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