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八功德泉
次韵温守李韵见寄兼简毛大夫
和子瞻金山
歙县岁寒堂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宛。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从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黄河东注竭昆崙,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次韵子瞻感旧
正旦夜梦李士宁过我谈说神怪久之草草为具仍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
茶花二首 其一
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馀。久疑残蘖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上元
张安道生日二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八梁山泊见
和子瞻读道藏
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太山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
次韵秦观见寄
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和柳子玉纸帐
雪後小酌赠内
次韵王适雪晴复雪二首
江州五咏其二浪井
次韵子瞻好头赤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竹轩
次远韵
赠提刑贾司门青
过豫章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张文裕侍郎挽词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寄张芸叟
益昌除夕感怀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将至桃园阻
自柘城还府马上
食樱笋二首
雪中会孙洙舍人饮王氏西堂戏成三绝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其二
五郡
新霜
卢鸿草堂图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过九华山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送饶州周沃秀才免解
游庐山山阳七咏 白鹤观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次迟韵对雪
雨中宿酒务
留题仙都观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亭
书郭熙横卷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游泰山四首 岳下
次韵子瞻南溪微雪
初成遗老斋二首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一遗老斋
大雪三绝句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鹊山亭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二十六 野人庐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槐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木冰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舟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次韵刘泾见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