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客背有芳丛,开花不遗月。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蘖。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茇。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葱茜独兹苗,悯悯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十一 二乐榭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送家定国朝奉西归
种花二首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西湖二咏 食鸡头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次韵朱光庭司谏喜雨
留题石经院三首 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
明日复赋
次韵柳真公闲居春日
和柳子玉地炉
次韵王巩见寄
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食樱笋二首
中秋见月寄子瞻
送刘长清敏
汝州太守卧病年,亹亹犹复能清言。平生雄辩嗟不见,风流尚有曹州存。
历下东游少相识,欢喜闻君在西邑。旧知兄弟无凡俦,相逢一笑开颜色。
三年政令如牛毛,思归南亩皆蓬蒿。羡君饮酒动论斗,引觥向口收狂潮。
醉后胸中百无有,偃然啸傲倾朋曹。中朝卿士足官府,君归何处狂歌谣。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答孔平仲二偈
曾子宣郡太挽词二首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魏佛狸歌
送青州签判俞退翁致仕还湖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望云楼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次韵子瞻与苏世美同年夜饮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北园
游泰山四首 岳下
登嵩山十首 峰顶寺
赠方子明道人
和强君瓦亭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伤足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次韵姜应明黄蘖山中见寄
李钧寿花堂〈并叙〉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次韵王巩留别
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同迟赋千叶牡丹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
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其五 玉女洞
十一月十三日雪
冬至雪二首
次韵子瞻再游径山
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 其一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孙巨源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
和王定国寄刘贡父
徐孺亭
蚕市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
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
韩干三马
答见和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三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其一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
同李倅钧访赵嗣恭留饮南园晚衙先归
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二首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环波亭
次韵和人丰岁
次韵王荐推官见寄
奉同子瞻荔支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