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留题仙都观

留题仙都观

宋代 苏辙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後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
并骑双翔龙,霞绶紫云襜。
扬扬玉堂上,与世作丰歉。

诗人苏辙的古诗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十

宋代 苏辙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难。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灵火煮铅丹。
〈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两従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
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
顾我何功惭陆贾,橐装聊复助归田。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宋代 苏辙

麦生置不视,麦熟为一来。
我懒客亦惰,田荒谁使开。
勤事知有获,直驾独未回。
交游悉吾病,门巷多苍苔

燕贡士

宋代 苏辙

泮水生芹藻,干旄在浚城。
桑鸮同变响,苹鹿共和鸣。
秋晚槐先堕,霜多桂向荣。
清尊助劝驾,急管发欢声。
勇锐青衿士,淹通白发生。
芬芳杂兰菊,变化等鹍鲸。
去日衣冠盛,归时里巷惊。
坐中词赋客,愧尔一经明。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帝阁六首

宋代 苏辙

溽暑避华构,清风迎早期。
枫槐高自舞,冰雪晚初消。
南讹初应历,五日未生阴。
灵药收农录,薰风拂舜琴。
皇心本夷旷,一气自炎凉。
不废荆吴旧,民风见未央。
九门已散秦医药,百辟初颁凌室冰。
饮食祈君千万寿,良辰更上辟兵缯。
雨迟麦粒尤坚好,日丽蚕丝转细长。
入夏民间初解愠,宫中时举万年觞。
汴上初无招屈亭,沅湘近在国南坰。
太官漫解供新糉,谏列犹应记独醒。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

宋代 苏辙

蒙慢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
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宋代 苏辙

射策当年偶一时,对床夜雨失前期。
庐间还往无多地,梦里追寻亦自疑。
螭墨屡乾朝已久,囊封希上出犹迟。
茅檐半破松筠老,归念萧然欲语谁。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舟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宋代 苏辙

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従。
黄州舟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舟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従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舟如休。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宋代 苏辙

西溪秋思日盈笺,幕府拘愁学久骞。
记庙府惭无好句,酹坟犹喜有前篇。
〈先生作《祭闵子文》。
屏除笔砚真良计,写寄交游畏妄传。
吴纸赠君君莫怪,耕耘废罢有闲田。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宋代 苏辙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和子瞻金山

宋代 苏辙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上元不出

宋代 苏辙

春寒未脱紫貂裘,灯火催人夜出游。
老厌歌锺空命酒,病夜风露怯登楼。
拥怉坐睡曾无念,结客追欢久已休。
试问西邻传法老,此时情味似侬不。

留题仙都观

宋代 苏辙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後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
并骑双翔龙,霞绶紫云襜。
扬扬玉堂上,与世作丰歉。

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

宋代 苏辙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
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
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
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

和张安道读杜集

宋代 苏辙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
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
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
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
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
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
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
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
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
白也空无敌,微之岂少褒。
论文开锦绣,赋命委蓬蒿。
初试中书日,旋闻鄜畴逃。
妻孥隔豺虎,关辅暗旌旄。
入蜀营三径,浮江寄一艘。
投人惭下舍,爱酒类东皋。
漂泊终浮梗,迂疏独钓鳌。
误身空有赋,掩胫惜无袍。
卷轴今何益,零丁昔未遭。
相如元并世,惠子谩临濠。
得失将谁怨,凭公付浊醪。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登嵩山十首 捣衣石

宋代 苏辙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宋代 苏辙

朝従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
目向幽人青,颜従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予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宋代 苏辙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闸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邦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
〈僧荣,斗野主人也。
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汝南示三子

宋代 苏辙

此生赖有三男子,到处来看老病翁。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

道场莫问何方是,舍宅元依毕竟空。且尔不归归亦得,汝曹免复走西东。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