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惠州〈传闻南朝逃叛者多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惠州〈传闻南朝逃叛者多

宋代 苏辙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
汉使尘来空极目。
沙场雪重欲无春。
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
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

诗人苏辙的古诗

赠提刑贾司门青

宋代 苏辙

前年乘舟护南河,宛丘官舍酣且歌。
去年持节忧犴狱,驱车道路日不足。
今年春风尘土黄,远赴三州议繇役。
天子忧民法令新,整齐百事无闲人。
苗耘发栉何时已,回首昔游如梦寐。
区区学舍曾未知,春晚日长唯有睡。
才智有余安得闲,疏慵顾我自当然。
喜君未忘太平事,独称赦书旌孝子。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

宋代 苏辙

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
遗孙生不识,妙理定谁传。
孔汲仍闻道,贾嘉终象贤。
文章犹细事,风节记高坚。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

宋代 苏辙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
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再次前韵示元老

宋代 苏辙

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
四方有余师,十厔岂无朋。
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
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
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
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
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无水知消冰。

答见和

宋代 苏辙

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
眼看贤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
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次韵韩宗弼太祝送游太山

宋代 苏辙

羡君官局最优游,笑我区区学问囚。
今日登临成独往,终年勤苦粗相酬。
春深绿野初开绣,云解青山半脱裘。
回首红尘读书处,煮茶留客小亭幽。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宋代 苏辙

西溪秋思日盈笺,幕府拘愁学久骞。
记庙府惭无好句,酹坟犹喜有前篇。
〈先生作《祭闵子文》。
屏除笔砚真良计,写寄交游畏妄传。
吴纸赠君君莫怪,耕耘废罢有闲田。

读旧诗

宋代 苏辙

早岁吟哦已有诗,年来七十才全衰。开编一笑恍如梦,闭目徐思定是谁。

敌手一时无复在,赏音他日更难期。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送王宗望郎中赴河东漕

宋代 苏辙

春初戎马掠河壖,属国仓皇不解鞍。
未免驱民馈边食,旋闻奉使辍郎官。
年高转觉精神胜,虑稳要令事业安。
持节近看葱岭雪,拥裘应惯雁门寒。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宋代 苏辙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
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
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
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

喜王巩承事北归

宋代 苏辙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流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

思贤堂

宋代 苏辙

杨公守临汝,俯仰八十载。
推迁城市非,散落篇章在。
外物迁难必,清名竟安赖。
孤亭右洲渚,斜日到冠佩。
飞翔栋宇回,滉荡波流对。
稍存楸梧高,大剪菰蒲秽。
遗编访诸子,翠石补前废。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思归二首

宋代 苏辙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
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
许蔡虽云近,传舍三经夕。
衰老累汝曹,愧叹心不怿。
磨刀鱠缕红,洗盏酒花白。
母老行役难,女来生理葺。
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居然数口家,解我百忧集。
厄穷须父子,他人非所及。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

宋代 苏辙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
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东西京二绝

宋代 苏辙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北园

宋代 苏辙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
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登嵩山十首 将军柏

宋代 苏辙

肃肃避暑宫,石殿秋日冷。
凛然中庭柏,气压千夫整。
风声答万壑,云色通诸岭。
材大难为工,甘与蓬蒿屏。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宋代 苏辙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
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
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
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思归二首 其二

宋代 苏辙

我老不待言,有女年四十。念我客汝南,无与具朝食。

翩然乘肩舆,面有风土色。许蔡虽云近,传舍三经夕。

衰老累汝曹,愧叹心不怿。磨刀鲙缕红,洗盏酒花白。

母老行役难,女来生理葺。外孙跨鞍马,遇事亦闲习。

居然数口家,解我百忧集。厄穷须父子,他人非所及。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