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补悼亡作十首 其二

补悼亡作十首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二八于归正及笄,钗荆裙布作山妻。记曾花下相携日,我亦淳于竟赘齐。

诗人郑用锡的古诗

閒健二首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古稀只隔一年期,矍铄全凭口福贻。傲骨本难腰委折,衰躯未藉杖扶持。

名归画饼终何用,梦破炊粱敢自痴。造物予閒兼予健,老翁尚忆放翁诗。

百声

清代 郑用锡

折戟沉沙二百年,重闻严百抱关前。白裘狗盗应难遁,绛帻鸡人不再眠。

百堞孤城环守地,万家残月薄寒天。声声莫怨西风急,管钥微臣隐亦贤。

避债台

清代 郑用锡

纷纷叩阙索逋人,高筑危台不讳贫。堪笑一朝天子贵,头衔至竟亚钱神。

龙王嫁女

清代 郑用锡

一派笙歌出禹门,波臣水伯送鱼轩。他时九子传奇种,赑屃真堪作外孙。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二 晓亭春望

清代 郑用锡

閒立此孤亭,春光到眼青。东南山最好,金碧列围屏。

冬至前二日大雨

清代 郑用锡

南檐曝背一冬晴,忽听芭蕉叶有声。记否雪花如掌大,围炉旧梦在春明。

北郭园新成八景答诸君作

清代 郑用锡

笑余买山太多事,新筑小园喜得地。回环曲折略区分,编排一一增名字。

小楼听雨足登临,晓亭春望堪游憩。莲池泛舟荷作裳,石桥垂钓香投饵。

深院读书一片声,曲槛看花三月媚。小山丛竹列筼筜,陌田观稼占禾穗。

周遭八景系以诗,题笺满壁群公赐。既非洞天六六开,但有蒿径三三翳。

堂坳尺水当海观,封垤拳石作山企。斯为倪迂清閟图,补作平泉花木记。

莫言撮土此三弓,亦足引人入深邃。玻璃户牖生虚白,四序能延清爽气。

巡檐索笑颇复佳,顾影独酌真成醉。座客闻言各欢呼,妙谛可抉南华秘。

非鱼子岂知鱼乐,看花我更得花意。此是平生安乐窝,他时当入淡厅志。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六 深院读书

清代 郑用锡

逍遥深院里,一片读书声。金石开环堵,应推福地名。

咏闽儒三则 其二 李伯纪先生

清代 郑用锡

千古樵川水,重招丞相魂。文章肝胆在,社稷姓名存。

十议终何补,两宫休更论。君王自明圣,臣子独烦冤。

先世推西陇,何人割太原?输金真左计,刺臂有危言。

我更悲坏士,长嗟过墓门。遗书成劫火,残碣入田园。

华表无丁令,丹青付子孙。已醒三月梦,难叩九重阍。

铸铁汪黄错,观兵樊邓屯。独怜留血食,庙貌太师尊。

灯下口占

清代 郑用锡

荏苒光阴只自怜,一灯兀坐爱逃禅。老夫不解烧丹术,赢得清閒便是仙。

叠前韵曾籋云

清代 郑用锡

紫电青霜武库兵,如君库库复英英。直原在己身难枉,热不因人心自清。

岂过屠门思大嚼,为分壁火借馀明。相期此笔凌云去,升斗沾恩亦足荣。

补悼亡作十首 其六

清代 郑用锡

秋闱三度两春明,计日看登万里程。差喜泥金相慰藉,看侬甲乙榜题名。

咏斋头自鸣钟

清代 郑用锡

鸿钧橐籥妙莫测,忽遇神莫难秘匿;制器能符十二时,相传西土入中国。

非编非镈能自鸣,一龛错采纷雕饰。其中法线转辘轳,关键体天行不息。

针芒更分短与长,徐者为时疾者刻。豁然一一发清响,计时按晷无差忒。

复有奇观阃阈开,一木横挂当胸臆。秋韆甫罢奏钧天,噌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一 小楼听雨

清代 郑用锡

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有味青灯夜,为予破寂寥。

感叹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勤俭为家宝,此语得真诠。生众而食寡,交济乃无偏。

譬如成泰岱,积壤到其巅;又如浚深井,掘土乃得泉。

予家无恒产,衣食敢云便!况更崦嵫迫,食指动盈千。

亦知有兴废,岸谷海为田。所贵读诗者,能吟山枢篇。

陈迂谷中翰维英移居狮子岩斋额曰栖野巢赋此赠之 其三

清代 郑用锡

为慕名山舍故邱,盈盈一水隔前洲。避嚣正爱门罗雀,买胜真同地爽鸠。

古寺钟沈狮子吼,疏林日暮鸟声幽。好将崖壁磨书字,传与后人景旧游。

元旦新门神到任

清代 郑用锡

头衔初换喜新迁,印绶长披玉阙前。从此门前无狗盗,劳他锁钥管年年。

闰五月七日儿辈续祝生辰

清代 郑用锡

七旬逢七年,诞辰值七日;既三复以四,遇闰数更溢。

七旬逢五月,五月正重午;更欣夏日长,天中节再午。

嗟我岂蹉跎,汝欲将寿补。大笑语群儿,更番为起舞。

二首与六身,测亥义亦古。假年傥学易,河洛可参数。

冬至后数日,斋中山茶红白一时齐开

清代 郑用锡

黍谷春回后,曼陀绽晓霜。门庭方有烂,花事正相当。

分朵红和白,连枝色并香。应无形尹妒,想是虢韩行。

玉茗先生宅,丹砂仙子裳。一丛深爱护,倩尔为催妆。

五雅吟 其一 吏

清代 郑用锡

五柳头衔岘首碑,六衙昼永且弹棋。几清案牍书堆满,堂有琴声月上迟。

薄俸无多堪豢鹤,小胥镇日只钞诗。春风桃李河阳暮,又向湖西看水嬉。

郑用锡

郑用锡

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代台湾淡水人,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14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