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达观

达观

清代 郑用锡

月自有盈亏,水亦有潮汐;往来相循环,阴阳互为宅。

惟人独不然,死归生是客。自少以及老,如同驹过隙。

死者不复还,生者仅寄迹。修短况不齐,须臾成今昔。

我独循至理,死生任所适。修身以俟之,圣贤语不易。

诗人郑用锡的古诗

陈迂谷中翰维英移居狮子岩斋额曰栖野巢赋此赠之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设铎归来未二毛,竟从退迹托蓬蒿。堂开马帐生徒集,门对龟山道脉高。

某壑某邱真福地,一觞一咏即名豪。何时得订登临约,健步尚欣免杖操。

孔雀生卵不自伏,以雌鸡代之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世俗多忘位置卑,攀鸾附凤漫相欺。却怜五色圆文辈,转与微禽共

明妃出塞二首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万里胡沙月暗天,琵琶声断玉关前。解环羞寄征边将,为结君王再世缘。

借菊

清代 郑用锡

三径新开欲仿陶,愧无素艳负清高。借人颜色秋花好,伴我来题九日糕。

北郭园新成八景答诸君作

清代 郑用锡

笑余买山太多事,新筑小园喜得地。回环曲折略区分,编排一一增名字。

小楼听雨足登临,晓亭春望堪游憩。莲池泛舟荷作裳,石桥垂钓香投饵。

深院读书一片声,曲槛看花三月媚。小山丛竹列筼筜,陌田观稼占禾穗。

周遭八景系以诗,题笺满壁群公赐。既非洞天六六开,但有蒿径三三翳。

堂坳尺水当海观,封垤拳石作山企。斯为倪迂清閟图,补作平泉花木记。

莫言撮土此三弓,亦足引人入深邃。玻璃户牖生虚白,四序能延清爽气。

巡檐索笑颇复佳,顾影独酌真成醉。座客闻言各欢呼,妙谛可抉南华秘。

非鱼子岂知鱼乐,看花我更得花意。此是平生安乐窝,他时当入淡厅志。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六 深院读书

清代 郑用锡

逍遥深院里,一片读书声。金石开环堵,应推福地名。

题陈育庭鞠我图

清代 郑用锡

堂上八千椿,阶前慈母竹;人生非空桑,所当念顾复。

母兮生儿苦,儿兮赖母育;一旦忽别离,终天抱痛哭。

今日见形容,写以南山竹。问君何所取?厥义通于鞠。

矧此秒容淡,是母爱所独;欲开晚节花,我母享其福。

我闻君斯言,为君长叹服。南陔白华篇,同作补亡读。

送述安司马入郡

清代 郑用锡

长亭祖帐正归期,父老殷勤颂口碑。奈此多情争卧辙,那堪相送怅临歧!

来曾何暮歌襦裤,去有馀思托赋诗。可是阳春留不得,万家壶酒拜旌旗。

赠蓝田姻丈二首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海疆借汝作干城,极北磺溪一柱擎。堪叹河山成浩劫,能令草木亦疑兵。

貔貅在昔称威武,蛮触于今息战争。独向鸡笼山上望,摩崖大笔合书名。

家恬波茂才

清代 郑用锡

海外羁栖久犹眠,萧斋兀犹似孤禅。亦知井臼依鸿久,难把沧溟唤鹊填。

螺墨新妆今日黛,琵琶胜谱旧时弦。从兹红袖添香夜,佐读刚逢学易年。

白桃花和籋云作

清代 郑用锡

莫嗟鬓影几成霜,篱菊当成老更香。谁赠绨袍怜范叔,曾烧丹鼎学淮王。

枯桐爨下终知遇,宝剑匣中宁久藏?且暂笼樊依野鹜,冲霄看汝好飞扬!

书带草

清代 郑用锡

在昔称康成,著述传吾道;两序列生徒,高密儒名噪。

不期城外山,山下生瑞草;称之曰书带,形肖名亦好。

我闻周濂溪,窗前生意绕;又闻杜荀鹤,科名有吉兆。

屈轶长明廷,紫芝来四皓。同是托灵根,一一成大造。

未若此葳甤,左萦复右抱。为语儿辈知,此乃吾家宝。

一室拜经神,青青长摛藻。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三 莲池泛舟

清代 郑用锡

鼓楫正中流,莲塘泛小舟。连城桥下过,四面芰荷浮。

冬至前二日大雨

清代 郑用锡

南檐曝背一冬晴,忽听芭蕉叶有声。记否雪花如掌大,围炉旧梦在春明。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二 晓亭春望

清代 郑用锡

閒立此孤亭,春光到眼青。东南山最好,金碧列围屏。

碧纱幮

清代 郑用锡

卐字围屏护碧纱,玲珑四面净尘沙。冰绡笼月疏偏密,雾縠疑烟静不哗。

禅榻初醒孤枕梦,诗龛曾伴一灯花。好教容膝同酣睡,肯许罗浮纸帐誇。

高渐离筑

清代 郑用锡

十载潜身托宋佣,解装未出发先冲。如何又误咸阳击,暴魄空教褫祖龙。

同年富益斋别驾枉顾,赋赠

清代 郑用锡

北辙南航四十春,剪灯一夕话前因。箧中新检同年录,海上欣逢聚首辰。

治谱如君闻已久,高轩今日始相亲。天涯握手嗟何晚,回忆苔岑尚几人!

斗酒

清代 郑用锡

森严酒令出奇筹,拇战纷哗未肯休。忽报降旗坛上竖,乘酣奏凯过糟邱。

三月菊花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处士家非富贵家,偏教冷艳作春华。莫嫌老圃无颜色,又向东君殿百花。

郑用锡

郑用锡

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代台湾淡水人,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1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