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蕃邦进象二首 其二

蕃邦进象二首 其二

明代 郑真

广鼻深通两窍,长牙白耸双尖。沐浴天家雨露,贡来南海蕃暹。

诗人郑真的古诗

见山草堂

明代 郑真

满径霜花锦绮斑,开门忽复见青山。宁知淮海沧茫外,如在柴桑远近间。

白鹤孤飞云出洞,苍鸥相逐水流湾。客来欲问悠然趣,缥缈天风飒佩环。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十 夏士良先生

明代 郑真

往事繁华一梦中,风流谁识夏黄公。醉倾桑落香浮席,步绕梅花月挂空。

信笔文章綦北海,满船书画米南宫。旧时五里桥边路,杖履何由野趣同。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八

明代 郑真

洒洒香花供石泉,青藜炊出杖头烟。上坛传令雷司听,星落银河剑倚天。

用韵夏原威述怀七言六首 其五

明代 郑真

制草须曾儗玉堂,乐歌亦复用霓裳。马良谩说眉纯白,韩子多怜鬓已苍。

霄汉沾濡欣雨露,关河涉历怕风霜。相逢青眼谁知己,欲吐平生锦绣肠。

寿吴教授先生 其二

明代 郑真

百岁襟怀一片冰,文光笑指璧奎星。珍庖晓报侯鲭熟,宝瓮春浮蜡蚁馨。

科甲久闻探兔窟,扶摇直儗化鲲溟。同袍尽为先生醉,淮水淮山看画屏。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九

明代 郑真

万树嵯峨重压枝,可怜冻吻不成诗。天光大窖炉无火,正是苏卿握节时。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 其二

明代 郑真

长史相烦写画图,青青生意绕吾庐。文章更爱黄山谷,食肉悬知味不如。

郭氏挽诗

明代 郑真

女壸仪容正,儒家问望隆。相攸谐匹配,主馈恪亲躬。

渊漠精思密,冲和内行充。誓言昭皎日,警戒穆清风。

奉上欢娱备,承祧享荐丰。庖羹和滫瀡,樽醴泛冲融。

御从恩私洽,姻联语笑同。佩兰香纂纂,采藻咏沨沨。

织杼丝缣迭,纫针组制工。竹綀敦朴素,帷幔革鲜红。

浮俗艰难际,平居淡薄中。遐龄期□□,□□□□□。

夭丧罹贤胤,哀伤切令衷。孙谋贻嗣续,孩长赖帡幪。

家训论先系,师传督懋功。精金成跃冶,美石就磨砻。

荏苒流年度,荒凉往事空。神游骖紫凤,悲些托玄鸿。

画像光辉睹,灵车影响通。金花崇隧典,矫首大明宫。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二

明代 郑真

试郡西江化日春,笑看满岁即为真。奎文早晚来天上,五品官阶雨露新。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六

明代 郑真

宝篆丝丝一炷烟,早朝曾近御床前。凭君试问黄庭诀,愿得长生不记年。

玉山柳都勒巡检闻有相知之契作律诗以寄

明代 郑真

忆昔同听吏部铨,客乡想象夜灯前。河汾谩说文中子,京洛还夸贾少年。

云透溪窗青简帙,月高岩砦宝刀悬。盛时材武需经济,来认秋风博士毡。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二

明代 郑真

年逾七十鬓成霜,甲子从容化日长。堂上政须夸福寿,人间不必论闲忙。

霜天稻熟鱼烹鲤,雨夜橙香蟹擘黄。衣彩已闻成乐养,风云有路看飞翔。

送叶主簿伯兴归慈溪

明代 郑真

同乡千里盼瀛洲,风雪淮山赋远游。云暗松厅翻锦帙,香倾枣酿醉琼舟。

上新桥外沧波暮,大着坟前绿树秋。归语同宗贤弟侄,青灯还忆夜窗幽。

送胡廷干归松江

明代 郑真

谪居陇亩慰幽栖,物外游尘不上衣。自有阮生青眼顾,也如江总黑头归。

秋风东海莼鲈熟,晓日西园柿栗肥。自此不须谈作客,白鸥应许共忘机。

贻沈茂玄大使索登州砚

明代 郑真

登州异产胜端溪,即墨封侯品秩跻。要使九重分雨露,便须五色吐虹霓。

御前漫说宫妃捧,海上频闻使客携。莫待人间高着价,锦囊好送竹窗西。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六

明代 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

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次韵答冯道常谢毡袜之惠

明代 郑真

书来袜寄紫茸毡,霜雪应怜老服虔。暄暖自须回晚节,冻皴浑不怕残年。

感君高义何能报,愧我虚名莫浪传。为觅靴材如近样,着随野鹤破苍烟。

挽黄仲埙先生

明代 郑真

三度科名蔼缙绅,老来八十际昌辰。祼将自许从周祀,羽翼终烦列汉臣。

淮海传经应有子,云南作志属何人。英魂不返华亭鹤,愁绝天涯泪湿巾。

题吴季璋松斋

明代 郑真

石上高斋倚碧空,虚檐面面拂空蒙。龙蛟影动三更月,猿鹤声传万壑风。

飞翠雨余浮几席,轻花春暖洒帘栊。先生莫自甘岩壑,廊庙终归造化功。

送张郎中

明代 郑真

仙人高住天台山,琅玕苔草怡春颜。翩然卖药向城市,云裾五彩鸣瑶环。

晓起苍茫天万里,寒杯倾浥上池水。青眼逢人一笑开,宁使唇亡露牙齿。

十年江海鸣征鼙,群黎惨淡愁疮痍。神功安用施刀圭,坐令寿域春熙熙。

郑真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