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真
西风波浪刮鱼腥,何处幽人独下罾。百岁想甘清节守,桐江不必问严陵。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其一
紫翠重重罨画间,东南胜槩似淮山。水晶宫里神仙宅,看取西风跨鹤还。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五 把菊图
解印归来事已非,秋深霜菊锦成围。秫田两顷都为酒,林下何须候白衣。
用彭太守述怀韵 其一
府库频支月赐钱,青云有赐作腰缠。拜恩北阙文奎近,读律西窗绛烛然。
自许生来忠贯日,何期身后画凌烟。黄堂昼静清如水,化育咸归刺史天。
题老柏图
风霜摧折凤凰枝,岩壑犹存铁石姿。老朽何堪为世用,丹心祇许老天知。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三
路转溪湾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谋。仙家剩有沧洲趣,画壁须烦顾虎头。
题观音像
吾家东近补怛山,大士神通海浪间。旧日同乡今作客,焚香日日对慈颜。
题春江送别图 其四
风流马上为谁来,一叶风帆早欲开。好向紫金山下过,五云深处是三台。
寄乌先生
田园归去好从容,故旧相看梦寐中。把镜尚怜愁鬓白,持杯休惜醉颜红。
歌弹长铗风生席,曲奏瑶琴月满空。应念淮山千里客,寄诗须是杜陵翁。
洪 其三
天浆滴滴似凝脂,曾看芳葩启瓣时。璇宇星稀天欲曙,一杯儗送玉琳璃。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 其二
冰雪天寒不自禁,晚风吹动翠阴阴。溪光一片清如镜,照见佳人铁石心。
寄玉山典史
去年竹簥寄曾来,老病蹒跚亦快哉。长史祇应多眷爱,教官争奈少舆儓。
玉溪水影明清鉴,婺女星光毓俊才。有约芹边须过我,午风香蔼锦莲开。
和孙大年留别韵
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经月似银。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
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 其七 状元红
西风花看状元红,芳气纷纷正恼公。莫向人间夸折桂,当年也到广寒宫。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二
试郡西江化日春,笑看满岁即为真。奎文早晚来天上,五品官阶雨露新。
用方文敏新春试笔韵
满堂裾翠织如葱,春在淮山锦绣中。河汉天高瞻北斗,瀛洲人远问东风。
升平鼓乐千门合,混一车书四海同。见说词林供帖子,上尊琥珀赐醅红。
靳子英巡检寄赠虎皮作诗以谢
寄来弓箭虎皮斑,想象威风百步间。肯令戎毡夸雪白,未容蜀锦炫朱殷。
寝床不觉惊魂梦,讲席多应发笑颜。感荷情亲无以报,题诗附与片云还。
寄乌继善先生
红心驿外望家山,飒飒西风两鬓斑。系雁书成霜满地,饭牛歌罢月临关。
谩传海外苏仙死,终许羌村杜老还。客底不知强健否,何时访我白云间。
题枯木图
千章乔木挺苍苍,都入天家作栋梁。惟有老身无用处,岁寒岩壑饱冰霜。
送董理问 其一
名家勋绩伍公槐,前代班行冠上台。御赐尚存犀角带,军容犹识虎头牌。
云仍谁似如今盛,风烈何能与物谐。天阙入朝归路远,也须骑马过茅斋。
送分教陈宗穆奉旨还京四
璧水衣冠被宠荣,沛中分教育群英。客毡不废三余学,家阀犹存五节名。
汗竹光寒秋月白,碧芸香暖午风清。檄书催入天官选,金殿当头觐圣明。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跋丽水俞元吉所藏高彦敬临米元章越山图并序 其二
题春萱堂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一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 其三
赠缪如璧
题吴道延西征卷 其一
见山草堂
读东方翔传 其一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九
题春江送别图 其三
寄题宣和重楼合喜图 其二
分题得芍坡送李太守
寄汴韩豫斋 其二
永嘉林 其四
题沈在新便面
三月廿八日陪府官诣东岳庙行香献寿律诗二首 其一
赠虹县生刘昭贡成均
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其一
寄弋阳杜知县孔传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一
永嘉孔正夫生时父母年五十及登第则九十余矣正夫养志不仕明年父母 ...
题春江游玩图 其一
八月二十七日早钟梦后在新城闻王府召命说 其五
题方壶闲云潭影
次韵许廷慎立春诗 其一
九月二十七日早祀山川坛风云雷雨师坛随班行礼因过水濂洞而回
用前题别赋一首
洪武癸亥九月二日与府学赖先生登宋相王钦若墓既归作长短歌一首以 ...
题敬义斋卷 其一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五
送史奏差济川归永嘉 其一
题吴教授所藏杨长史菜图 其二
送庐陵郭氏怡怡堂
寄金太守仲
题邀月青
借韵二首奉呈贾通判令尊翁先生 其二
题庐山图送凤府掾童思谦
赵通判煮雪窝诗
用韵王理问琵琶亭夜宿
用前人韵过鄱阳
次韵史宪副行可见寄 其二
寿吴教授先生 其二
赠刘思恭举秀才入京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四
遣怀示儿复升 其九
遣怀示儿复升 其二
寄方参政文敏 其一
题画送陈驿丞 其二
题东坡墨竹 其二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八
咏周克复先生三友轩
题苏武握节图 其二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五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其二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 其一
用向知事韵律诗二首 其一
再用韵三首贻文举训导 其二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七
题枯木鸲鹆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