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其二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其二

明代 郑真

向来大父宰鄞时,满眼春花锦绣帷。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诗人郑真的古诗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二

明代 郑真

琪树西风枕簟幽,邮程百里报船筹。声传哀角孤城夜,梦断浮槎瀚海秋。

弹铗不禁歌激烈,操觚聊复寄风流。河头见说鱼还贱,好寄樽前洗客愁。

寄林允原同知

明代 郑真

闻君匹马过邳州,不得相邳说旧游。枫陛仰瞻京国晓,棘闱同试浙江秋。

看云好着圯桥履,对月须乘泗水舟。肯过临淮松竹底,定将诗酒诧风流。

赠刘思恭举秀才入京

明代 郑真

生逢盛代庆云龙,金帛招延礼意浓。客路秋随牛渚棹,朝班晓听凤城钟。

淮南鸿宝巾箱秘,太乙青藜内阁重。黼黻文章知有待,恩除拜舞紫泥封。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二

明代 郑真

海东见说登州砚,点点金州缬锦云。若使老蟾分一滴,便令脱颖扫千军。

词臣应诏曾携直,骚将登坛预策勋。要与虚中长作伴,山房试问沈休文。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八

明代 郑真

望乡远在海瀛边,茅屋苍苔问石田。夜月上时探兔窟,寒潮落处抖鱼筌。

踏歌遥听青云外,射策长怀玉殿前。千里祇今怜作客,焚香再拜祝尧天。

老柏图

明代 郑真

山中冰雪惯曾经,百岁长存铁石心。江海萧萧风雨夜,倚窗祇听老龙吟。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五

明代 郑真

玄谷长城别有基,要知清净妙无为。玉房坐守金丹熟,记取人间子午时。

九月二十七日早祀山川坛风云雷雨师坛随班行礼因过水濂洞而回

明代 郑真

衣冠济济肃周旋,坛壝天开祀报虔。想见神明来惚恍,从知肸蚃格幽玄。

樽罍波湛香浮盎,几俎星陈胙割膻。忝后陪班同福佑,乘风归觅洞中仙。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六 爱莲图

明代 郑真

炎天水面独摇风,谁识先生梗槩同。不是棹歌明月夜,袜罗清浅湿香红。

题方壶枯木图

明代 郑真

石林苍竹蔼云烟,古木萧萧雨露边。莫道散材无用处,藤萝何事苦相缠。

题春江游玩图 其二

明代 郑真

桃花渡口水如天,沧海蓬莱问列仙。老我长淮归未得,春风矫首白云边。

题思孝庵

明代 郑真

天外寒峰紫翠重,亭亭华表拂空蒙。衣冠蒙漠神游远,俎豆缤纷孝享通。

宰木含情凄夜雨,蓼莪有泪洒秋风。百年遗德辉泉壤,行看鸾章宠赠丰。

奉呈同知钱相公 其一

明代 郑真

散花仙侣下瑶天,华烛光开锦绣筵。闻说公家生贵女,月弥要觅洗儿钱。

用方同知西山幽居韵 其二

明代 郑真

地辟严陵山上山,逢时应不许投闲。举头红日层穹上,信步青云咫尺间。

果熟山猿来袅袅,花开啼鸟听关关。仙家近傍溪清浅,频许长生炼大还。

三月四日会饮于方德贞氏以上巳寒食清明比合于两日间要予赋诗成二 ...

明代 郑真

春深节序适逢三,松竹南窗客聚簪。香冽上樽倾凿落,珍分列鼎饫肥甘。

岩花不为人情别,海味应当旅思堪。誓与阮生同一醉,肯如王衍祇清谈。

交亲半世猜嫌绝,土俗千年委曲谙。道在底须愁俶扰,心清自可律顽贪。

路深凤浦停烟火,海阔蛟门息瘴岚。声动秋千喧院落,影摇舴艋漾溪潭。

笙歌历历哇淫杂,罗绮纷纷富贵酣。公子多应联晓骑,佳人儗为祝春蚕。

青精饭熟家人送,银烛光分内宠覃。祭祀谁能通孝享,祓除聊复慰忧惔。

轩裳分与浮荣弃,泉石由来懒性耽。虚壁虫飞怜尺蠖,画梁燕语听呢喃。

越中曲水流清浅,绵上诸山耸翠嵌。逸少立言名不朽,子胥守义死何惭。

氛尘浩荡纷争急,戈戟精明祸乱戡。未有长材空冀北,敢辞微命困周南。

屋檐柳色宫袍映,几席芸香汗简探。兴聚笔端诗欲就,帘前飞絮落毵毵。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其二

明代 郑真

禁漏无声昼刻移,天家敕旨出廷墀。诸公且尽仙洲乐,未到分番上直时。

题蔡琰归汉图 其一

明代 郑真

玉颜没入左贤王,万里天高恨雪霜。名父不应儿失节,九泉羞杀蔡中郎。

次韵答冯道常谢毡袜之惠

明代 郑真

书来袜寄紫茸毡,霜雪应怜老服虔。暄暖自须回晚节,冻皴浑不怕残年。

感君高义何能报,愧我虚名莫浪传。为觅靴材如近样,着随野鹤破苍烟。

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 其五

明代 郑真

淮南草木正高秋,千里长怀宋玉愁。濠水桥梁通广运,滁阳关险接清流。

芸编辟蠹香犹润,瑶轴生辉墨尚浮。莫道遗珠沧海阔,老成仍许占鳌头。

游南岩诗 其二

明代 郑真

七级峰高怅莫登,老来祇为力难胜。溪深鹳鹤飞来近,木杪猿猱唤得应。

疏凿神功开历劫,流传佛说妙三乘。近来学得长生诀,欲采松花和蜜蒸。

郑真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