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周麟之
蜀山春动锦江流,水绿山青总是愁。愁绝不堪山上望,无人解与月宫游。
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
秋日坐寐觉而有作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三
云航飞下北通州,弭楫胶西一战收。千七百艘同日尽,始知飞将有奇谋。
赵见独示所业并诗次韵谢之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九
千骑射猎军,一蓑垂钓翁。寒江与旷野,得意应无穷。
顾我俱未暇,缓步聊倚筇。惜此连璐白,涴以鸡犬踪。
以珠子香建茶寄皖公山马先生
中原民谣·归德府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三
胜里金葩喜占新,红酥细字点宜春。内庭也作人间戏,自是时康乐事频。
赋张参政四老堂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十一
只凭信誓画山河,二十馀年两国和。解道渝盟甘踣国,若为轻信马韩哥。
胡夫人挽诗
破虏凯歌六首
辛酉大雪戏成二诗以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为
中原民谣 迎送亭
迎送亭,亭边柳色何青青。树头风和鹊声喜,朱甍碧瓦烟光凝。
路人矫首城南北,榜字新题照阡陌。金牌天使走马来,蕃官出门饯迎客。
车头老人扶轭行,自言身是宋遗氓。斯亭岂为迎送设,殆欲迎宋非虚名。
南人侧耳惊相顾,此语端能卜天数。说与征夫且缓驱,往来怕见征尘污。
莫折亭前百年柳,曾经宋德栽培久。只期南望翠华归,再拜马前称万寿。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五
洞庭雨断兼天碧,松江月天波动色。剪橘霜包照座黄,鲙鲈雪缕堆盘白。
秋到湖山最佳处,此景付公天不惜。英名自是龙骧家,更待高闳立幡戟。
中原民谣 金澜酒
金澜酒,皓月委波光入酒。委壶避暑压琼艘,火炕敌寒挥玉斗。
追欢长是秉烛游,日高未放传杯手。生平饮血狐兔场,酿糜为酒毡为裳。
犹存故事设茶食,金刚大镯胡麻香。五辛盈柈雁粉黑,岂解玉食罗云浆。
南使来时北风冽,委山峨峨千里雪。休嗟虏酒不醉人,别有班觞下层阙。
或言此酒名金澜,金数欲尽天意阑。醉魂未醒盏未覆,会看骨肉争相残。
一双宝榼云龙翥,明日辞朝倒壶去。旨留馀沥酹亡胡,帝乡自有蔷薇露。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三
一马龙骧后,中朝草创初。秉枢登政路,扈跸拥宸裾。
像入云台画,名标玉府书。太平资旧德,不及驾安车。
呈伯父元仲二首 其一
我伯气吐虹,贯日干文光。胸中有和璞,发挥见文章。
笔追羲献风,句压曹刘墙。平生太古心,孰得窥行藏。
人间富贵味,掩口不一尝。方朔饥欲死,次公醒而狂。
方寸不受折,养此百鍊刚。江湖五十年,飘飘曳征裳。
晚岁一区宅,欲并幽林塘。浙东山水窟,选胜方徜徉。
兰溪得佳致,行筑钟山堂。自顾世路险,机阱宁易防。
俛首吾不能,高卧庸何伤。贫贱苟自得,面糗皆膏粱。
愿言守此志,鹏鴳聊相忘。
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其二
西帅乘迟日,趋庭正妙年。飞书腾白羽,曳綵汎红莲。
晚伏追风骥,长嗟堕水鸢。卷舒安义命,何恨及重泉。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七
林梢宿鸦翻,未觉烟树暝。潇潇打窗声,惯向云屋听。
冰结积已深,风收舞初定。凌晨出门喜,折屐印樵径。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90篇诗文
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十
端午贴子词 其六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一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一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三
望秦川歌 其八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四
胡夫人挽诗 其一
呈伯父元仲二首 其二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一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七
天申节集英殿大宴乐语口号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中原民谣 渡浮桥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五
太庙乐章·奉俎丰安之曲
送王时亨舍人帅蜀诗二首 其一
致政大夫胡公挽诗五首 其五
中原民谣 归德府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六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三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 其五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六
太庙观芝草 其一
望秦川歌 其四
再次韵为谢
景灵宫乐章 其三 皇帝降殿乾安之曲
端午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五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三
秋怀三首
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公 其六
太庙乐章·皇帝再盥洗乾安之曲
秋 其三
中原民谣 燕京小
中原民谣 金台砚
太庙乐章·皇后阁五首
自南山归口占上王阁老 其一
中原民谣·渡浮桥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二
端午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四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七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太庙乐章·皇帝阁六首
读战国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