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迁居柳市有感 其二

迁居柳市有感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罗含亦有宅,洲渚启柴门。未足拒风色,犹堪隔世喧。

卜居空著论,毕娶讵忘言。且折薛中券,相从篱下樽。

诗人周行己的古诗

古意赠答段公度

宋代 周行己

野人比芹子,昔献已负惭。安得长者语,借誉苦为甘。

自愧敝帚姿,欲驾騧骊骖。寸进复尺退,虎穴讵得探。

送左与言赴杭司录

宋代 周行己

艰难惟义重,去住各愁深。乔木迷归梦,孤帆伴客吟。

相看忧国泪,独立望乡心。到日如无事,来书速寄音。

哭吕与叔四首 其三

宋代 周行己

朝闻夕死事难明,不尽心源漫久生。手足启云犹是过,默然安得议亏成。

寿时相三首 其三

宋代 周行己

非公谁与济商川,年德俱隆文武全。省事省官民自定,足兵足食务当先。

烹鲜取治惟无扰,置器期安在不偏。公寿且千君且万,四方永永乐尧年。

米元章帖

宋代 周行己

戏事刍陈子,浮生甑堕休。遗音馀翰墨,人尚想风流。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幕下胸中水镜寒,否臧定不失毫端。要知四海皆兄弟,莫作前人青白看。

谢嘉仲相招寄居荥泽

宋代 周行己

已解陈蕃榻,仍留杜甫亭。饱闻期月政,愿受一廛氓。

万事尊中酒,馀年水上萍。依投知有地,流转任浮生。

元日同麻万纪王振叔行南寺五首 其五

宋代 周行己

出自西门入北门,南回东转逐村村。轻黄浅绿饱经眼,却得归来细细论。

送禅照大师四首 其四

宋代 周行己

脱却多年破草鞋,脚根步步踏如来。昔人根钝真堪笑,直待血流方始回。

晨至石碣院时丧女殡此院二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萧寺来人少,祇林过雨清。日光微破影,云色未全晴。

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四

宋代 周行己

酒当毒药色当斤,人生行乐如浮云,一杯更尽客已醺。

美人不用歌文君,客有相如心不春。

政和丁酉罢摄乐清寓柳市庄居和林惠叔见寄

宋代 周行己

怀禄非其心,事君要以道。事来际遇间,每恨见不早。

观其风云会,事业何草草。卓哉张子房,器博用殊少。

恐量世主心,用此恰恰好。所以收其才,远从赤松老。

富贵非利达,贫贱非枯槁。超超圣贤心,吾欣愿执扫。

和丁忠节三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绝庐高隐白云间,德行人知是闵颜。侧席求贤新诏黑,肯教夫子久居山。

哭吕与叔四首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淹留也复可疑人,不向清朝乞此身。芸阁校雠非苟禄,每回高论助经纶。

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高斋连大厦,安隐客心舒。每发难逢笑,时翻未见书。

艰难恩意重,零落旧游疏。欲买西河地,终焉此荷锄。

寄题江南李氏四照亭

宋代 周行己

闻道新亭好,开轩四望虚。葱葱佳气合,衮衮众山趋。

野鸟来还去,浮云卷却舒。登临富幽兴,应不羡陶朱。

观傅公济胡志衡楚越唱和集因成短句奉赠

宋代 周行己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

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

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

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

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

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

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

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

同舍刘子美将归唐作诗见贻次韵以送其行

宋代 周行己

我学比棘猴,漫费三年刻。技成无所用,奔走虚南北。

儒生纷逐利,雅道日衰息。乃独资章甫,取售裸人国。

虽知自守重,岂若趋时得。念欲障狂澜,亮非一篑力。

吁嗟且置此,徒使气填臆。与子共师友,焉得久默默。

行行慎兹道,慰我日恻恻。

钟离中散草书

宋代 周行己

学书如学禅,心悟笔自到。若非贤达人,安能字画妙。

鸟迹不必传,篆籀亦异好。草圣实奇伟,变化不可料。

张颠号神特,酒酣一脱帽。要识善用心,乃知皆同调。

近世有钟离,笔力绝能绍。不必卫夫人,自是过逸少。

浩如观波澜,划见鲸尾掉。宛转或游龙,突兀忽峰峭。

精逸一何有,信是得其奥。岂但挥端毫,亦足见风操。

送欧阳司理归荆南

宋代 周行己

荆南秀气有异才,我今见之欧阳子。长年读书五车过,下笔神捷风云起。

一昨新书警末俗,儒衣喜好入骨髓。此君矫矫出辈流,一心本学妙达理。

斯之自信谢党与,万口一律谁信尔。眼明却见法令新,四海文章尽苏氏。

马群一遇伯乐空,近拔其尤自君始。可怜平生万艰苦,及壮一官归故里。

丈夫行道会有时,用心深处良独知。眼中人才不易得,凤翥龙骧非尔谁。

野人一身日百谤,人笑阮痴端不痴。忆昔定交论心腹,示我青青千载期。

兹事风流定不朽,谢尔纷纷轻薄儿。如此嘉会岂易得,端知聚散非人力。

相期远大莫相忆,要须身健且强食。

周行己

周行己

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 1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