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 其二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坐衙官似坐禅僧,万物风行自饮冰。纵解他心无所得,不知何处计才能。

诗人周行己的古诗

再依前韵酬少伊

宋代 周行己

亦有南堤宅,栖迟可寄年。免从依庑赁,剩得买邻钱。

为道难逢世,知吾独是天。小桥连里巷,行日话桑田。

再用前韵趣归

宋代 周行己

故乡何处海东头,地尽东南最胜州。水陆归程几百驿,风尘回首恰三秋。

无才北使能降敌,决意东归已办舟。去国不缘明主弃,只缘多病更宜休。

寄题江南李氏四照亭

宋代 周行己

闻道新亭好,开轩四望虚。葱葱佳气合,衮衮众山趋。

野鸟来还去,浮云卷却舒。登临富幽兴,应不羡陶朱。

元日同麻万纪王振叔行南寺五首 其四

宋代 周行己

南寺桥头缓缓归,却来高阁更迟迟。水边白鹭双双立,树杪乌鸦个个飞。

晨至石碣院时丧女殡此院二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萧寺来人少,祇林过雨清。日光微破影,云色未全晴。

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

谢黄袭明吴君宝见访

宋代 周行己

平生敬爱人,经月不一面。出处各有道,淡泊终所愿。

避喧繁台寺,稍息奔走贱。岂是蒋诩人,佳客来不倦。

不责礼数优,草草具盘馔。为歌朱丝弦,知音我所恋。

日暮翩然去,思君情如线。乘兴还一来,慎莫比秋扇。

再和子固

宋代 周行己

老年不入少年场,不似当时在洛阳。福善坡头回曳练,石家寺里看姚黄。

春风杨柳东西陌,古道楼台南北商。流落如今归未得,白头憔悴卷城傍。

卧病京师蒙少伊察院惠米因叙归怀奉呈

宋代 周行己

卧病逾三伏,辞乡已四年。故人分禄米,邻舍贷医钱。

志业其如命,行藏休问天。吾归舟已具,老去合求田。

迁居柳市有感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罗含亦有宅,洲渚启柴门。未足拒风色,犹堪隔世喧。

卜居空著论,毕娶讵忘言。且折薛中券,相从篱下樽。

闻官军捷报呈彦升时仲

宋代 周行己

滞雨春惟冷,端忧夜更长。曲肱思已乱,如面世难防。

捷报闻平寇,安书喜到乡。鹿门心未遂,谁与论行藏。

和丁忠节三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绝庐高隐白云间,德行人知是闵颜。侧席求贤新诏黑,肯教夫子久居山。

送禅照大师四首 其四

宋代 周行己

脱却多年破草鞋,脚根步步踏如来。昔人根钝真堪笑,直待血流方始回。

走笔问讯晁四以道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问讯晁夫子,成州去几时。衣冠空攘攘,鬓发独丝丝。

器业终难合,行藏只自知。嵩山读书处,还许寄晨炊。

次邢元辅知府韵二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飘零南北道,祇为草堂留。佳句堪排闷,端居正复愁。

何年寻旧壑,无路借前筹。拟访乘槎客,真仙不可求。

春日五首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小窗午枕梦初醒,特特来寻春径行。晴日暖风无俗客,岸巾柳底听新莺。

上元被差监酤妙觉书呈文叔二首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窃禄知踰分,论才昧所长。幸同操犊鼻,几不试渔阳。

醉客或遭诟,少年来索尝。此吾稽古力,咄咄未须忙。

赠沈彬老

宋代 周行己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

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

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

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

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

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

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

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

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

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赖。

次君陟见志韵

宋代 周行己

秋风飒飒吹寒雨,寒士畏寒不畏暑。杜陵四海无尺椽,颇思大屋连千础。

大庇天下寒士寒,小利犹能及雀鼠。平生志大不小用,未解从人问科举。

可怜时俗喜儇媚,此道悠悠付何所。不如归来负寒日,食芹得味绝不去。

人生何处无一饭,饱卧便便腹如鼓。

走笔问讯晁四以道 其二

宋代 周行己

故乡群盗阻,不见一人来。免死依君禄,全生抵酒杯。

衰年聊尔耳,吾道已焉哉。未遂鹿门去,相思日几回。

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一

宋代 周行己

痴拙时无用,归来老罢休。夜寒为客梦,岁晚异乡愁。

鸟有南枝宿,川皆东海流。凭高望归路,云重失沧洲。

周行己

周行己

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 1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