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周行己
幕下胸中水镜寒,否臧定不失毫端。要知四海皆兄弟,莫作前人青白看。
送欧阳司理归荆南
荆南秀气有异才,我今见之欧阳子。长年读书五车过,下笔神捷风云起。
一昨新书警末俗,儒衣喜好入骨髓。此君矫矫出辈流,一心本学妙达理。
斯之自信谢党与,万口一律谁信尔。眼明却见法令新,四海文章尽苏氏。
马群一遇伯乐空,近拔其尤自君始。可怜平生万艰苦,及壮一官归故里。
丈夫行道会有时,用心深处良独知。眼中人才不易得,凤翥龙骧非尔谁。
野人一身日百谤,人笑阮痴端不痴。忆昔定交论心腹,示我青青千载期。
兹事风流定不朽,谢尔纷纷轻薄儿。如此嘉会岂易得,端知聚散非人力。
相期远大莫相忆,要须身健且强食。
哭吕与叔四首 其四
朝廷依制起三王,叹惜真儒半已亡。犹有伊川旧夫子,飘然鹤发照沧浪。
和丁忠节三首 其三
大儒出处自无心,调燮功高利物深。用舍行藏皆是道,不分朝市与山林。
和孙德平病秋思归
春雨秋风无尽期,鸢飞鱼尽各天机。年光逝水催前浪,世事浮云换白衣。
草木变衰知节改,田园芜没要吾归。人生万事惟心可,真处何妨世俗讥。
迁居有感示二三子
四时忽代序,靡靡无停息。白露应节降,凉飔变晨夕。
閒居二十载,迁徙靡宁日。鸟鼠有巢穴,我居无定室。
田园固所乏,婚嫁何当毕。贫贱难为好,仁义寡所匹。
总总百年内,万事安可必。人生七十稀,我今五十一。
齿发已彫丧,肌肉乏腴实。固穷吾素分,苟得鲜终吉。
馀年当几何,任运非得失。
和郭守叔光绝境亭
云横绝尘境,峻堞若绳削。群山列培塿,众水分脉络。
下瞰万瓦居,缥缈见楼阁。松风发天籁,泠然众音作。
皛皛天宇清,尘襟一澄廓。
原武丧女有感 其一
人世刹那顷,汝身能几秋。一生如梦了,万事盖棺休。
年老不禁哭,夜长都是愁。弃置复弃置,千古共山丘。
寄题江陵李潜道钓矶
严陵避世士,四海一钓矶。三聘非其心,独采富春薇。
蒙城有静者,白首卧荆扉。筑台俯溪鸟,默玩道心微。
箕踞谢官长,把竿忘是非。少年词赋场,秉笔落珠玑。
投老漫假板,长啸却南归。缅怀直钩理,濯发待日晞。
贫贱得肆志,富贵多危机。
次天峰居士韵奉寄
天峰静者巢箕叟,著书不为牛马走。夜雨题诗寄日边,观者辟易皆缩手。
呜呼大雅久不闻,吾道悠悠付林薮。伏龙凤雏人未知,腴田猥大皆稂莠。
将军为志穷益坚,鲁儒虽死不更守。鹪鹏有翅须抟风,苦李当道谁开口。
京师车马十二门,一日万亿无不有。吞腥啄腐何卒卒,正坐诮言芷渐滫。
可怜惠施多才卿,不悟据梧瞑低首。功名浩荡怅何许,置身谋虑苦不久。
盍似渊明归去来,不作折腰求五斗。饱食大人如肉山,衮衮奔驰气如吼。
东山野人气亦芒,郎将自昔今独否。谁能脂韦化百鍊,世态欻如屈伸肘。
何时尊酒话畴昔,击节新诗意非苟。
五月二十五日晚自天寿还呈秦少章
客思日百种,无一适所愿。入夏对灯火,坐窗如坐圈。
开口畏祸机,俛首学痴钝。嘉友不在眼,相思剧方寸。
晚凉策马出,豁然对清论。盈月阻良觌,欢喜论缱绻。
上言得三益,次言科举困。新诗破烦想,觉人体中健。
重我特特来,殷勤留一饭。促膝对夜树,萧爽无俗坌。
归来劳梦侵,令人欲高遁。
子固嘉夫相过观几山唱和
万事都将笑一场,不如载酒访高阳。冻消地面可怜绿,日暖杨枝无奈黄。
尚德久从君子鲁,言诗仍有起予商。太平无事閒居乐,且醉高楼大道傍。
送李子兴新第归宁
新恩好骥子,门户有辉光。昏宦通三世,山川共一方。
拜亲今绿绶,传业自青缃。买宅如来此,相从及早凉。
寄题方氏赏心亭
日月欻不淹,万物纷回薄。冬索复春敷,夏茂以秋落。
彼来无穷期,讵可尽酬酢。人生聊尔耳,政应如解箨。
可料百年身,胡为自束缚。达人畅高情,物物各有乐。
浊醪随身置,心赏悟远托。陶阮寓酒意,斯亭岂虚作。
谢嘉仲相招寄居荥泽
已解陈蕃榻,仍留杜甫亭。饱闻期月政,愿受一廛氓。
万事尊中酒,馀年水上萍。依投知有地,流转任浮生。
北山阁
北山有高阁,暇日聊登游。临眺益惨怆,焉能写我忧。
轩轩皆崭石,激激瞰溪流。野鸟时上下,白云自沈浮。
徙倚事穷览,良时忽我遒。日匿西冈下,月出东岭头。
寒烟没树杪,劲风夹山陬。十月客衣单,不可重迟留。
缅望泾水滨,使我心悠悠。
秋霁分韵得中字
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
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少伊察院再用年字韵宠示二篇辄复酬和一章陈德一章叙情 其一
恂恂许御史,清誉自初年。门绝苞苴使,家惟薪菜钱。
文章名盖世,忠义力回天。不为儿孙计,何须僻处田。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 其一
倦云小息五公山,来往扁舟胜据鞍。强饭未能追马革,寄餐端恐识猪肝。
山泉周匝流清泚,古木森罗照屈蟠。独卧北窗怀太古,元无一物到门阑。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 其一
雨后晨出荥泽道中寄嘉仲明府
宿雨郊原润,新晴禾黍香。天高晨气静,地阔野风凉。
忽忽忧群盗,悁悁怀故乡。摄官聊免死,何敢论行藏。
周行己
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浮沚集》。► 111篇诗文
宿大足寺
钟离中散草书
元日同麻万纪王振叔行南寺五首 其四
走笔问讯晁四以道 其二
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 其二
春日五首 其二
送禅照大师四首 其四
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二
姑射仙人
迁居柳市有感 其一
书王仲元都巡城上小亭
玩师求诗归台州
述忆二十韵奉赠段公度欧阳元老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四
病中思归呈千之十七兄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二
次韵李十七僧宜见过兼简杜思诚
送王六簿康朝之长安
泥雪忆志康公度元老
迁居柳市有感 其二
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四
走笔问讯晁四以道 其一
米元章帖
哭吕与叔四首 其三
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一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三
次少伊韵反招隐
晨至石碣院时丧女殡此院二首 其二
和李文叔见招
和子同观音寺新居
李端叔帖
九日登高有感
复用前韵奉酬梦符学录
奉和佛月大师
寓居娄氏楼居
原武丧女有感 其二
再和子固
奉和林惠叔 其二
寿沈守
和任昌叔寄终南之什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 其二
次渠仅老韵四首 其三
寄题江南李氏四照亭
竹枝歌上姚毅夫 其一
发东阳
再依前韵酬少伊
次韵林千之秋夜见怀
重游仙岩
政和丁酉罢摄乐清寓柳市庄居和林惠叔见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