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闺妇怨

闺妇怨

明代 朱朴

三年索居贫且苦,颜色凄凉心独古。机中锦字织不成,镜里青鸾为谁舞。

夫婿天涯消息稀,洞房泪湿蛟绡衣。人传荡子底心性,别恋红楼终不归。

共惜芳菲令再嫁,翠眉羞向他人画。闭门落花风雨寒,低头忍饿蓬蒿下。

诗人朱朴的古诗

题沈石田画

明代 朱朴

独自吟诗数落花,野桥沙竹到君家。杖头一带春山色,不是天平是麓华。

陶千兵简松解职作诗见寄和赠

明代 朱朴

太平安敢负君恩,无奈秋霜入鬓根。我欲低头拜东野,君须骑马到西村。

黄莺浊酒同幽事,春草寒篇与细论。莫谓贫家只辛苦,枕书长日闭閒门。

答石门翁见寄寿词

明代 朱朴

与君交友是何年,恰算春风四纪前。楚石钵存常共食,棠陵衣在每更穿。

情非水淡畴能尔,义属金多恐未然。惟有山间好风月,时时分我不论钱。

俞江村出二景为题 其二

明代 朱朴

千顷黄云未割,数峰残雨初收。白雁度江南去,丹枫随水东流。

雪窗画兰四绝 其二

明代 朱朴

苍苔白石蔽芳丛,湛露幽香湿翠蓬。自古佳人老空谷,不须零落怨春风。

丰厓社饮席上闻前星之喜分韵得国字

明代 朱朴

列圣垂大统,吾皇绍华国。心同天地仁,阳春育群物。

元卿立中朝,壮士守疆埸。臣伏来四裔,恩化被蛮貊。

峨峨蓬莱殿,亹亹诗书窟。熙熙十五载,过眼犹顷刻。

所怀惟春宫,脩省慎厥德。圣祖在天灵,上帝相感格。

今兹岁丙申,孟冬戊子吉。煌煌前星耀,太子降坤阈。

玉皇亲抱送,大宝非偶得。雏凤下高冈,潜蛟起溟渤。

流虹烛宫闱,异香散庭掖。日月分重瞳,山河秀骨骼。

天子开龙颜,圣母悦慈色。玉音中使传,群臣正袍笏。

万方集朝贺,笺奏来玉帛。金鸡忽翱翔,丹诏方烜赫。

大哉寰宇内,和气蔼边域。迁谪返遐陬,蠲除遍阡陌。

野夫田间农,欢忭释愚惑。再拜祈千秋,千秋永无厄。

滔滔黄河流,郁郁南山柏。

为西山钦上人画扇图

明代 朱朴

道人爱西山,结屋西山屿。朝看西山云,暮看西山雨。

西山契道心,相对默无语。

醉閒卷

明代 朱朴

富翁买田过千亩,日日匆千不饮酒。贫老无钱囊橐艰,日日饮酒醉且閒。

富翁回首问贫老,酒尽囊空奈何好。贫老答曰翁不知,树上好花开几时。

儿孙各有儿孙计,死抱黄金将付谁。

挽陈墨山二首 其二

明代 朱朴

摹写溪山苦,嘲吟风月愁。断肠今绝笔,烟雨墨山秋。

友人诵许云村独往诗甚有山林风致因和

明代 朱朴

西麓兴来因独往,客怀秋色两娟娟。白云出岫淡如埽,红藕作花香可怜。

风落晚凉巾不整,草侵危石坐常偏。无因此夜湖边月,共听松阴万壑泉。

丰厓雨中有怀奉答

明代 朱朴

春雨作风风作雨,城南閒却望春台。人曾有约漫相失,老不待招还自来。

酒兴诗狂难料理,黄莺紫燕莫疑猜。倦飞亭上晴堪赏,分付桃花缓缓开。

画玉簪花

明代 朱朴

谁将白玉簪,弃掷瑶阶下。疑是绮窗人,绿发朝来把。

吴汝望兄弟梧竹图

明代 朱朴

溪水清且涟,白石秀而奇。上有梧桐树,下有脩竹枝。

截坚可以簧,斲良可以丝。奏之钧天乐,凤凰亦来仪。

寄言同声子,和好勿复疑。

西崦楼冬夜看月

明代 朱朴

村庄野人空白头,惯从宾客事寻幽。东城月出不归去,西崦楼高堪散愁。

半夜钟声霜欲下,千峰玉气地俱浮。雪堂词赋谁能续,赤壁矶前好泛舟。

四十卖万谣

明代 朱朴

东家少万价万钱,西家大万五六千。痴儿肚肠铁石坚,万人性命徒苟延。

不关恩爱无因缘,又非两情相弃捐。灶前数日无火烟,腹中饿病何由痊。

官家赈贷解倒悬,予夺已属豪民权。初来写券涕泗涟,放手恸哭声彻天。

肢体割裂心连牵,恨不死别归黄泉。明朝捉落江南船,只有去日无归年。

怀中弱息呱呱然,抛掷竟堕蛟螭涎。风吹落花江水边,蓬漂梗断不复联。

万人去家何足怜,风俗所系谁之愆。我今歌此卖万篇,倩谁写入筝琶弦。

官家早晚开玳筵,一弹一唱公堂前。

题文衡山竹

明代 朱朴

衡山先生玉堂客,援笔戏写青琅玕。萧萧瘦干疏疏叶,疑有清风六月寒。

雪窗画兰四绝 其三

明代 朱朴

一从尼父罢弦琴,寂寞哀音直至今。留得杏花坛上谱,后人传指不传心。

东滨南园看花二首 其一

明代 朱朴

玉杯锦席坐春风,笑看桃花映酒红。为问主人今日醉,几回能在百年中。

云居寺用石门韵二首书正公房 其二

明代 朱朴

落木清秋三日雨,故人乡曲白云房。病多自感双蓬鬓,根钝休论四大床。

乱石寒花栖暗壁,重林夕气莽烟苍。扁舟未尽湖山兴,一夜无端归梦长。

习斋

明代 朱朴

涧道春风动绛帷,海门山色到柴扉。满腔幽思无人论,故垒新篁看燕飞。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