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武原杂题八首 其一 宣慰楼

武原杂题八首 其一 宣慰楼

明代 朱朴

罗绮香消镜匣收,碧山空对晚妆楼。楼前昨夜新秋月,犹学蛾眉翠黛愁。

诗人朱朴的古诗

寄张南溪方伯

明代 朱朴

太行西去万重山,望断南辕尚未还。却恨紫薇堂上月,独将秋色照秦关。

送沈秦川婿之任江西宪副

明代 朱朴

豫章城上大江西,台宪恩江拜紫泥。豸绣乍围金带重,宫花犹压帽檐低。

九天霖雨随车毂,三楚风云入马蹄。魏阙朝班遥想像,高堂禄养喜扶携。

滕王阁据江山胜,五老峰攒翠黛齐。官舍昼閒江满案,讼庭人静草生蹊。

青云壮志方驰骤,白首离怀易惨悽。他日相思闻过雁,莫辞江札重缄题。

和林榕江游武夷

明代 朱朴

月明苍壁系仙舫,风细幔亭流白云。安得寄书青鸟使,直须相访玉宸君。

溪回九曲疑无路,地拥千峰秀作群。惆怅半生子长兴,空馀词赋挹奇芬。

悼孙太初

明代 朱朴

太白山人谪仙李,气节风流无乃似。拄颊香炉瀑外烟,翻身采石矶头水。

一从骑鲸飞上天,复来人间今几年。来无定踪去无迹,只有丽句人间传。

终南山高几千里,苕溪霅溪渺涯涘。此老精灵何处归,还在西湖月明里。

孤山放鹤招同心,巢阁先生林处士。

萝石山人惠松花饼

明代 朱朴

山风吹林时雨歇,云边埽落黄金屑。并刀割蜜香在手,和作铜盘百规月。

老夫肺病方作殃,一片入口心胸凉。舌根犹含兔丝冷,肠腑已透龙髯香。

萝翁萝翁最知我,白纸奚囊封一裹。金茎沆瀣常恐诧,玉碗驼酥聊许可。

山中老松三百株,崖蜂酝液流醍醐。春来更裂数十斛,乞与一斗知能无。

山中晚行

明代 朱朴

烟光寂寞夕阳时,远近钟声即复离。路静久无尘鸟迹,客来惟有鹤先知。

朱可延往池州省少泉叔为赠二绝 其二

明代 朱朴

去时稚柳未萌芽,归路江梅已落花。想得一尊除夜酒,阿戎今在少陵家。

戴文进风雨归渔图

明代 朱朴

长风吹林群木亚,雨脚如麻水如泻。前山咫尺隔杳冥,江黑云昏日将夜。

老翁捲网归去休,有鱼无鱼何足忧。危樯十丈赀货重,愁杀三江估客舟。

巫山女

明代 朱朴

夙昔钟情拟荐君,片时衾枕托殷勤。早知宋玉能词赋,谁向襄王说雨云。

巫峡晓峰髽短髻,楚江秋水练长裙。断魂忽逐春风散,惆怅阳台几夕曛。

夜读图为张横溪

明代 朱朴

春以良夜短,夏以火日行。读书如力稼,辛苦望秋成。

谈淼石用李白寄远古调韵见寄次答

明代 朱朴

迢迢女牛星,淼淼河汉水。淼西咫尺间,相去若万里。

终焉灵鹊渡,奈尔阳乌催。君心谅未怠,妾肝宁不摧。

安得双玉箫,驾凤登瑶台。

秋夜吟四章 其二

明代 朱朴

城上角,城下柝。独宿梦魂惊,罢吟怀抱恶。江上秋风鸿雁来,芙蓉杨柳俱萧索,谁家吹笛梅花落。

铁砚歌

明代 朱朴

我家有墨砚,乃是歙溪石。乃久磨不穿,腻若马肝色。

厓翁为题铭,谓可百金直。吾师铁砚如我墨砚圆,圈子中间藏太极。

当时出冶后入土,千载犹存火痕赤。得非蕤宾青,无乃鬼国黑。

磨墨铿有声,蘸笔润无迹。铜雀足瑕疵,临洮多媚质。

吾师得此殊可惜,经卷香炉同几席。师能学帖怀素书,千个芭蕉为渠摘。

师能临摹贯休画,五百圣僧从此出。麝煤散入五戒香,水影流成八功德。

呜呼我家墨砚空有材,老懒无成每枯涩。何如吾师铁砚坚且奇,喜动骚人与豪客。

明窗净榻日日临池来洗翰,直欲百世相传镇重维摩室。

画登高望远图寄棠陵子

明代 朱朴

潮落兮江空,木脱兮丹枫。霜露既降兮物换,鸿雁南飞兮秋风。

望美人兮不见,耿予怀兮焉穷。

画鹿

明代 朱朴

闻道吴王国已亡,姑苏麋鹿草茫茫。春深废苑无人锁,衔取宫花出禁墙。

正月十五日谢乡饮

明代 朱朴

邑宰持书枉及门,野人安敢负君恩。群贤毕集衣冠盛,老我虚当齿发尊。

芹泮煖风闻雅乐,杏坛晴日丽芳樽。酒阑拜罢扶归路,月挂梅梢雪后村。

孝隐村沈元懋国初人夏荣作孝子传程都宪巽隐为跋于后

明代 朱朴

巽隐为书元懋传,昌黎曾作董生行。安丰县即丰山里,今古同存孝隐名。

赠云峰长老

明代 朱朴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閒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

寄赠沈龙山鄞江令尹

明代 朱朴

才华不愧沈休文,政事真如范史云。惆怅望穷三百里,越山如画隔江濆。

朱朴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