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别鲍尚絅赴人才选

赠别鲍尚絅赴人才选

明代 朱同

五月炎天金石流,故人何事买行舟。兴亡莫问乌衣巷,啸咏应过白鹭洲。

几载焚膏传世学,一朝束带应时求。欲知别后相思处,月上梅梢夜夜楼。

诗人朱同的古诗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

明代 朱同

郎心恰似江上篷,昨日南风今北风。妾心恰似七宝塔,南高峰对北高峰。

遣人归寄 其二

明代 朱同

甲辰之冬十月望,行客此时应到家。想得双亲淹泪眼,问儿何事在天涯。

黟山汪孟和以其祖居栖碧楼作图求赋为题之时为府吏

明代 朱同

谪仙去我日已远,谁复结楼栖碧山。韶华一逐流水去,碧桃几见春风还。

龙鱼每怀鼻祖重,骐骥肯放闻孙閒。题诗不尽归欤意,安得与子穷跻攀。

汪谷宾因李雪斋求余写临清楼图并清

明代 朱同

野人未上临清楼,作图题清神预游。题清不尽登临兴,作图漫写凭栏秋。

水南鬟黛入帘小,松萝空翠当窗流。想像赋成终未稳,安得乘兴来上头。

五月十五夜对月

明代 朱同

正愁苦雨作梅霖,向晚云开见远岑。天净已推圆镜上,山高犹隔半村阴。

清光本自无圆缺,人世果谁分古今。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

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

明代 朱同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题姚智伯仲凝霏轩

明代 朱同

濛濛烟雾姿,霭霭山岚影。氤氲盈太虚,伊谁为收领。

高人搆层轩,敛此微茫景。霏集琴书润,气侵衣裳冷。

花雾融春云,林气掩秋镜。已识轩中人,欲写轩中胜。

琳琅诗满编,抚卷发深省。

同余子韶等十人赴儒选舟行分韵赋诗得临字

明代 朱同

明月出东海,馀辉照衣襟。赫日苦炎蒸,爱此清夜深。

况有群贤俱,樽酒相与斟。共嗟会面难,扣舷发长吟。

严亲既我弃,遗书宁披寻。游子复远征,何以慰母心。

圣朝无弃物,四海同君临。岂以衰绖儒,而强加冠簪。

君当登云衢,我当归故林。努力崇令德,矫首领佳音。

实夫有金陵之行令人重增慨叹短章奉寄以见下怀

明代 朱同

春首过从到敝庐,谈诗清夜剪园蔬。久知衡宇能容膝,岂料王门再曳裾。

见志但知孙绰赋,济时莫上贾生书。眼中故旧飘零尽,回首西风叹索居。

遭诬得罪赋此以见志 其二

明代 朱同

自知廉洁可匡君,岂料颠连更殒身。七载仪刑多制作,百年经史岂无闻。

人情汹汹何时定,世事茫茫总莫伸。九死一生何足报,尽将心事付苍旻。

过吴江思归

明代 朱同

岁暮江春忆故园,片云犹隔路三千。长歌作客岂今日,拔剑出门思去年。

古歙春归梅似雪,吴江风静水如天。双亲欲望儿归日,无奈南来有障烟。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三

明代 朱同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小园栽菊 其二

明代 朱同

老菊丛根寄小盆,也知春至长儿孙。扶持已费栽培力,长育全资雨露恩。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三

明代 朱同

阿侬随郎上钓舟,郎作钓丝侬作钩。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

遭诬得罪赋此以见志

明代 朱同

四十趋朝五十过,典章事业历研磨。九重日月瞻依久,一代文章制作多。

岂有黄金来暮夜,秪惭白发老风波。归魂不逐东流水,直上长江诉汨罗。

遣人归寄 其三

明代 朱同

两字平安报细君,勋名未了百年身。但令贞洁如圆月,不用春闺梦远人。

泛舟严陵 其三

明代 朱同

千滩水没浪花浮,鼓枻乘涛喜顺流。两岸青山看不尽,扁舟五日到严州。

题自作山水 其二

明代 朱同

谁剪吴江半幅天,沧洲诗思便悠然。长江万里云垂地,锡杖一条僧上船。

怪石定从山上落,乔松势与海相连。好山是处堪图画,任取旁人笑米颠。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七

明代 朱同

十五十六月正圆,楼头买卜问青天。月如照到吴江水,郎在吴江第几船。

次韵冯伯昂见寄 其一

明代 朱同

君在高楼对山坐,我向蓬窗对山卧。湖山收雨作晚晴,山色满帘窗外过。

茶烟石鼎松风远,半枕梨云春梦破。起来便作春山游,莫待早梅如豆大。

朱同

朱同

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1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