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朱同
千滩水没浪花浮,鼓枻乘涛喜顺流。两岸青山看不尽,扁舟五日到严州。
始生日有感
天马辞月窟,飘然来沙场。飞鸿失其群,哀吟独南翔。
我生胡不辰,三年羁钱塘。矫首屡四望,雪晴关山长。
男儿生堕地,勋名在四方。那能守丘园,郁郁怀故乡。
所悲有双亲,白发垂高堂。温凊谁当共,甘旨谁当尝。
所以终夜起,怆然悲以伤。由来忠孝节,千古垂纲常。
大罪既逆天,细事胡足量。登高观大荒,大荒何茫茫。
白日悬苍穹,不照游子肠。
泛舟严陵 其三
实夫有金陵之行令人重增慨叹短章奉寄以见下怀
春首过从到敝庐,谈诗清夜剪园蔬。久知衡宇能容膝,岂料王门再曳裾。
见志但知孙绰赋,济时莫上贾生书。眼中故旧飘零尽,回首西风叹索居。
泛舟严陵 其四
来时水没干滩平,归去水落石峥嵘。却看岸痕思前日,舟在垂杨树巅行。
题姚智伯仲凝霏轩
濛濛烟雾姿,霭霭山岚影。氤氲盈太虚,伊谁为收领。
高人搆层轩,敛此微茫景。霏集琴书润,气侵衣裳冷。
花雾融春云,林气掩秋镜。已识轩中人,欲写轩中胜。
琳琅诗满编,抚卷发深省。
竹枝词十八首 其二
十八嫁郎眉未开,郎轻离别重求财。扁舟一逐江潮去,日日潮来郎未来。
题自画榆溪清隐图寄程国辅
榆花飞处杏花开,尽是高人手自栽。古寺晚钟僧出定,平林春雨鹭飞回。
传家幸有藏书屋,报主惭无济世才。何日许辞金殿直,杖藜莫讶客频来。
小园栽菊 其二
老菊丛根寄小盆,也知春至长儿孙。扶持已费栽培力,长育全资雨露恩。
题自画寄陈亲
柴门旧日经游驻,留得风烟在故居。为问盘中陈处士,溪山清兴近何如。
江节妇
萧江节妇先君传,苦操雄文照乱离。操定不随天地改,文传空使古今悲。
平原渺渺春晖远,兰树依依丽日迟。把卷欲题当日事,严亲又动九京思。
宿嘉兴通济院题壁
过尽平湖拟问津,忽惊林屋傍湖滨。竹阴风细疑无暑,花落莺啼别有春。
身世不逃嗔妄想,飘零长作别离人。何时一了平生愿,归去家山拜老亲。
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 其二
百雉孤城流水东,青山掩水戍旗红。蛙声日夜乱城柝,岚气作云漫碧空。
茅屋几家兵火后,关河千里战尘中。鹍鹏自有天池路,非复吴中旧阿蒙。
题画马手卷 其一
八骏去已久,骅骝未易逢。君看七十匹,若个是真龙。
遣人归寄 其一
年馀始报平安信,万绪千端下笔难。但得双亲长健在,不须流泪倚栏杆。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三
阿侬随郎上钓舟,郎作钓丝侬作钩。钓丝无钩随风飏,钓钩无丝随水流。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四 江天暮雪
严风凛冽云垂地,远岫平垂失苍翠。冯夷剪水作飞花,一色迷漫满天际。
孤舟钓缗昏未收,蓑衣清兴胜狐裘。三白但有丰年兆,一身饥寒何足忧。
秋雨感怀
云锁干岩昼不开,揽衣小阁独徘徊。风飘翠色纷纷下,雨送寒声阵阵来。
竹叶已空前日醉,桂花莫受晓霜催。眼中千古兴亡事,拨向炉中铁箸灰。
题浯溪清隐图赠吴甥
山下半篙春水,溪头几树疏烟。为问故人閒处,听松应是高眠。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三
郎去从征不见来,门前小径已生苔。愿得海门高万丈,倒流江水送郎回。
杜休宁秩满将行以李生画鹤留别江彦铭令余为题
文昌自是文章伯,令我题君画鹤诗。翘首岂无霄汉志,潜身犹待羽毛期。
李生昔记重逢日,杜老今当惜别时。好爵与縻应有意,林皋空动故人思。
朱同
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125篇诗文
竹枝词十八首 其五
宿江头不了寺
同余子韶等十人赴儒选舟行分韵赋诗得临字
赠项子全
何士明判簿以诗求作云麓书隐图不果为作步韵奉答
五月十五夜对月
题自画榆溪清隐图寄程国辅 其二
过吴江思归
遣人归寄 其三
彦铭江兄分韵得九字复赓之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
閒閒道士求题息斋竹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四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七 渔村夕照
遭诬得罪赋此以见志
赠王若霖二首 其二
小园栽菊 其一
题宋太祖蹴毬图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一
题画扇钱叶省郎越中行 其一
次韵冯伯昂见赠
睡起偶书
醉歌行赠唐佐衡
题郑以仁府掾南山堂
竹枝词十八首 其四
山中书怀奉寄叶实夫
归故宅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二 潇湘夜雨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八 山市晴岚
汪尚书挽章
次韵冯伯昂见寄 其二
宗家成仲以先子所题墨竹求诗
云溪归隐图
竹枝词十八首 其六
题菊堂
花朝登砂子岭
题送行诗卷
题登源绿照亭
升春官侍郎遣笃郎归寄陈姊夫德铭
雨中奉寄李仲吉员外戴子华二契兄
应制作潇湘八景 其三 烟寺晚钟
竹枝词十八首 其九
同年仲望参谋高德初过嘉兴三塔寺分韵赋诗得门字
黟山汪孟和以其祖居栖碧楼作图求赋为题之时为府吏
汊口程伯龄扁所居曰容膝山房求余写乔松古木图因题以为赠
送吴允坚掌仪入闽省亲
梦别陈彦珍
遣人归寄 其二
同鲍氏诸公游灵山绝顶松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