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元代 朱希晦

名动竹林惟阮籍,气吞湖海有元龙。相逢一醉思茗饮,细故不留云梦胸。

诗人朱希晦的古诗

简彦明赵徵君

元代 朱希晦

羲和鞭日竹苍冥,百年世事如云萍。自怜老去鬓俱改,谁道春来愁不醒。

野岸风微柳花白,江津水暖蒲芽青。鲙雪红肥社醅熟,几时一到河山亭。

酬申屠翰林

元代 朱希晦

人中至宝识璠玙,词气飘飘遇子虚。五夜南宫曾赐被,十年东观饱看书。

宾筵秩秩尊三老,祖帐纷纷饥二疏。吴越溪山信清美,杖藜随处胜安车。

自况拟古 其一

元代 朱希晦

风波在平地,世路几瞿塘。怀哉贤哲人,千载能留芳。

悬知萧艾多,不比猗兰香。老翁聊自笑,发短心甚长。

秋日客怀 其二

元代 朱希晦

梧叶声中夜雨,桂花香里秋风。巢幕偏惊客燕,寄书不见征鸿。

简子文林训导

元代 朱希晦

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

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

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所思 其三

元代 朱希晦

门前好杨柳,春风摇绿丝。花飞乱白雪,青春能几时。

和槐堂李先生韵 其二

元代 朱希晦

江山有待故人来,好向春风酌绿醅。啼鸟声中春烂漫,雨香昨夜碧桃开。

答元易陈先生

元代 朱希晦

人生自古多离别,尺书远寄何由彻。短世光阴过隙驹,坐觉朱颜易衰歇。

君看乔岳千尺松,挺立苍然傲霜雪。风来彷佛苍龙吟,六月清寒换炎热。

槿花虽荣不足论,朝开暮落香已绝。只今尚忆江湖游,扣舷一歌宽我忧。

腰间老剑欲飞动,紫气郁郁横清秋。虚名役人浪自苦,黄尘两鬓风飕飕。

千古乾坤等逆旅,百年生死同浮沤。君不见鸱夷子,功成去养鱼千头。

戏简叔向陈先生朋南阮君

元代 朱希晦

名动竹林惟阮籍,气吞湖海有元龙。相逢一醉思茗饮,细故不留云梦胸。

客邸中秋对月

元代 朱希晦

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
烟霏灭尽人境寂,仰看明月悬中天。
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
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
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
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

寄天则上人

元代 朱希晦

老年衰病药相扶,岂有神仙碧玉壶。睡起不知春雨过,半畦佳菊没榛芜。

江村冬日清景

元代 朱希晦

屋外梅花的皪,篱边涧水潺湲。竟夕诗翁睡著,不知雪满前山。

依韵奉谢原礼先生

元代 朱希晦

枕溪住处溪水深,竹树云屯青满林。摩诘诗为有声画,渊明趣在无弦琴。

鹓鸾冲霄五彩翮,骐驎伏枥千里心。雄篇赠我细把玩,光价岂止双南金。

和戴文准

元代 朱希晦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

酬李适庵

元代 朱希晦

谩笑人生有底忙,读书坚坐白云房。孙阳未遇骐麟老,空厄盐车太上行。

比述 其四

元代 朱希晦

东南有美箭,出自稽山竹。初发号哀猿,再发落飞鹄。

忆射聊城书,功成一何速。贤哉鲁连子,千古仰高躅。

答玑上人

元代 朱希晦

岩扉昼静白云生,一枕松云入梦清。华发故应知老态,淡交还复见真情。

参玄已悟三乘法,汗简何须万古名。我住荡南君荡北,平生怀抱几时倾。

自述寄友

元代 朱希晦

十月天雨霜,木叶半凋悴。巨海增波澜,群峰献苍翠。

身居一窝中,意出万象外。喜闻古人言,颇胜俗客对。

设席罗酒浆,未饮已心醉。曜灵急西驰,盛年岂能再。

送子才出门,天风舞兰佩。

次回峰西堂韵

元代 朱希晦

孤云无住亦无依,长向空中自在飞。情素本来无一物,何须惜别更留衣。

失雁

元代 朱希晦

畜尔经年久,悬知羽翮长。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

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

朱希晦

朱希晦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9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