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朱希晦
云绕青山水绕溪,隐居滋绕只羹藜。春风底事生华发,暮景何须待紫泥。
写罢素书无雁过,唤回清梦有猿啼。长安市上多年少,赐锦纷纷竞斗鸡。
客邸中秋对月
次韵自述寄连隐君
林下栖迟好,一窝天地春。流年催白发,随分守清贫。
伯乐能知马,商锄不识麟。素琴当挂壁,黄卷久堆尘。
交友慕徐稚,从人嘲子云。世情多反覆,道味独醇真。
田野深禾黍,溪流半藻蘋。白云閒伴鹤,明月静窥人。
酾酒能无醉,论文会有因。相期游汗漫,垂钓汉江滨。
答玑上人
岩扉昼静白云生,一枕松云入梦清。华发故应知老态,淡交还复见真情。
参玄已悟三乘法,汗简何须万古名。我住荡南君荡北,平生怀抱几时倾。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
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
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
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
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和习之郑先生韵
愧我才疏齿俊髦,也知文物胜弓刀。松边展卷白日静,柳下系舟春水高。
自昔襟期同郑老,当今藻鉴失山涛。凭谁说与观风使,要活疲民去吏饕。
次韵谢东白叶先生
三径归来细竹斑,山人本性爱丘山。紫扉半掩红尘满,诗句长哦白日閒。
豪气固应嗤梓泽,幽栖不独羡商颜。旧传却老方应验,我欲相从问大还。
失雁
畜尔经年久,悬知羽翮长。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
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
自述 其三
驱车出城东,禾黍生故宫。君看两铜驼,卧此荆棘中。
比述二首 其二
彤弓如半月,力挽二石强。戡乱乃见用,櫜鞬宁久藏。
应弦不虚发,狐兔焉敢当。畴能挟长矢,为我殪天狼。
寓兴 其四
风尘犹澒洞,江海转深沉。不作乘桴兴,徒怀击楫心。
述怀寄刘休休居士
酬李适庵
谩笑人生有底忙,读书坚坐白云房。孙阳未遇骐麟老,空厄盐车太上行。
寓兴 其一
乾坤一旅亭,大梦几时醒。白发无情极,春来不再青。
和渊上人爱松吟
众木与时谢,孤松自寒色。深根远莫移,老干益堪惜。
溪南有馀地,尘外颇幽寂。手种一万枝,心期二千尺。
风云歘交会,雨露浸生息。他日此盘桓,清阴覆泉石。
和赵翰林韵
脱却春衫换酒来,深杯劝客壮怀开。生前万事不如醉,落日乌啼金粟堆。
怀古寄友
昆崙峰顶何巍哉,五城楼阙天中开。坐招洪崖驻羽盖,笑把西母倾霞杯。
古今人世一大梦,英雄霸业仍堪哀。铜仙泪潸承露掌,野鸟歌上琅琊台。
自况拟古 其三
人生天地间,倏若尘栖草。恨无大药资,容颜岂长好。
白璧终销毁,青松亦枯槁。饮酒且放怀,毋为叹衰老。
答李子光
群鸡溷野鹤,意气独昂昂。谁料红尘里,能逢白玉郎。
双凫俱北翥,一雁独南翔。久别何须叹,相思岂易量。
声名过沈鲍,制作拟班扬。笑我人材拙,何如袜线长。
流年悲白发,却老慕仙方。仅得清而瘦,终期寿且昌。
篱边栽细菊,径底植修篁。抱瓮田畦外,操觚涧水傍。
蹉跎千里志,愁绝九回肠。公子多文翰,天葩压众芳。
朝廷崇礼乐,歌颂美成康。堂上莱衣舞,阶前萱草香。
瑶琴弹绿绮,雅调合清商。指日罗英俊,承恩步玉堂。
营寿圹
在世徒怀身外忧,汉家陵墓已荒丘。乌鸢夺食终难忍,龙虎图形莫浪求。
千载空遗两翁仲,百年同是一浮沤。何如早约柴桑老,结社得随惠远游。
和戴文准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
朱希晦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94篇诗文
寄天则上人
用韵简叔向陈先生
简李二丈
寄李适庵陈叔向二先生
藤杖赠西原道人
寄周廷石
和槐堂李先生韵 其二
书怀呈同志
别渊上人
依韵奉谢原礼先生
比述 其一
上杨指挥将军
答元易陈先生
客箫台书怀
秋日客怀 其一
和彦远叶先生韵
次韵简缑山侯德询徽之二徵士
用赵修撰先生韵
赠国恕先生客中识面始见如故
次回峰韵
酬间上人
卧云卷为陈去题
和简叔向陈先生仲谦倪公
山居自况
秋日和韵
江村冬日清景
自况拟古 其一
简叔恭蔡先生
比述 其四
秋日客怀 其三
与夏彦伯
写怀 其一
答适庵李先生韵
寓兴 其二
次本之侯先生
予伤时不古知老将至叹息成诗呈诸同志
雪夜放歌
倚韵自况呈金敬德
寄适庵李先生
所思 其二
春日访友人
自况拟古 其二
和槐堂李先生韵 其一
云山僧舍
答东白叶徵士
春日自况
借韵简叔向陈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