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古寄友

怀古寄友

元代 朱希晦

昆崙峰顶何巍哉,五城楼阙天中开。坐招洪崖驻羽盖,笑把西母倾霞杯。

古今人世一大梦,英雄霸业仍堪哀。铜仙泪潸承露掌,野鸟歌上琅琊台。

诗人朱希晦的古诗

简李二丈

元代 朱希晦

满地兵尘暗夕烽,可怜憔夕更衰容。故人消息沉双鲤,白日光辉转六龙。

适意久

云山僧

元代 朱希晦

树暝烟生绝壁,瀑流雨洒虚潭。他日来寻懒瓒,枯禅还许同参。

次御史端公游箫台韵

元代 朱希晦

烟锁千峰紫翠层,隔溪幽鸟语相应。碧桃花谢玉芝老,不见神仙只见僧。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

元代 朱希晦

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

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

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

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江村冬日清景

元代 朱希晦

屋外梅花的皪,篱边涧水潺湲。竟夕诗翁睡著,不知雪满前山。

和谢玉堂归老赵修撰

元代 朱希晦

佳客乘閒访隐居,旋沽村酒鲙溪鱼。灯前忽忆十年事,留宿壶山夜读书。

简彦明赵徵君

元代 朱希晦

羲和鞭日竹苍冥,百年世事如云萍。自怜老去鬓俱改,谁道春来愁不醒。

野岸风微柳花白,江津水暖蒲芽青。鲙雪红肥社醅熟,几时一到河山亭。

秋日和韵

元代 朱希晦

溪上危峰乱插空,雨晴苍翠尚濛濛。不堪昨夜西风急,吹落半庭霜叶红。

和谢一源上人

元代 朱希晦

道人来蜃江,移席秋夜深。移高明月出,清辉浴波心。

道人来雁荡,悬锡青松岑。瀑布落晴雪,烟霏生夕阴。

谢公去已远,遗迹谁能寻。讵那宴坐处,千古开禅林。

莲宫耸突兀,布地皆黄金。何时一洗耳,试听颖师琴。

平生屐几两,亦有山水淫。悬知群鸟中,有此孤凤音。

行当谢世事,与子同浮沉。

自述 其三

元代 朱希晦

驱车出城东,禾黍生故宫。君看两铜驼,卧此荆棘中。

山居自况

元代 朱希晦

嗟予任疏懒,落落负明时。玄发倏已改,素心终不移。

焚香读周易,觞酒调朱丝。所乐在冲澹,浮名良可嗤。

呈浦云赵修撰

元代 朱希晦

忆昔承恩入禁闱,儒林便觉有光辉。九重旭日开金殿,五色春云照锦衣。

庠序人思三老去,都门祖饯二疏归。归耕幸喜身康健,雨足东皋陇麦肥。

齿疾

元代 朱希晦

我今老将至,辅车邀病魔。一语不出口,终朝卧林阿。

退之念脱落,幼舆能啸歌。蔬食滋味少,咽漱津液多。

眼明幸读书,流年任蹉跎。

次本之侯先生

元代 朱希晦

忆昔抱长剑,去作东南游。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

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

隐士不可招,援桂聊淹留。赋诗且自乐,斗禄乌足谋。

别渊上人

元代 朱希晦

鼎食何如饱蕨薇,由来富贵履危机。鹤凫依旧自长短,鹿马至今谁是非。

每好问奇兼醉酒,那堪惜别更留衣。人生聚散知何处,风送秋云一片飞。

自况拟古 其四

元代 朱希晦

隐士居丘园,衡门守荒寂。啜菽甘有馀,饮水清无极。

嗤彼夸毗儿,浮荣定何益。梓泽今已空,春风蔓茨棘。

憎鹃

元代 朱希晦

吾闻反哺乌,至孝有纯德。鸟中比曾参,传诵人皆识。

又闻驯化雉,翔集在咫尺。陌上随行车,饮啄自朝夕。

嗟尔蜀幸帝,愚暗亡其国。游魂化为鹃,物理固莫测。

一身尚羁旅,羽毛亦虚饰。生雏百鸟巢,蝼蚁竟饱食。

春风口流血,有恨啼不息。侯门拂笙竽,豪客纷弹射。

岂不思南归,奋飞摧短翼。何如雉与乌,飞鸣随所适。

简子文林训导

元代 朱希晦

东风落尽辛夷花,遥忆美人天一涯。美人久别音信杳,想见只今霜鬓华。

山房幽深市嚣远,白日枕书眠碧霞。崖高瀑布洒晴雪,净筅石鼎烹春茶。

平生青紫不挂眼,荣名绊人安足誇。当年我来访遗迹,拄杖看云著双屐。

玉箫吹断凤不来,但见千峰倚天碧。台前日夜溪水流,金星光动溪中石。

脱身拟欲恣幽栖,坐占琼台炼金液。衰年误堕尘网中,齿豁头童竟何益。

幽居漫兴

元代 朱希晦

地绝尘喧境自宽,溪南山色坐中看。竹吹绿雾沾书帙,花发红云映药栏。

常养泰和知气壮,不求徵禄得心安。自从一笑忘鱼后,年老何曾把钓竿。

比述二首 其二

元代 朱希晦

彤弓如半月,力挽二石强。戡乱乃见用,櫜鞬宁久藏。

应弦不虚发,狐兔焉敢当。畴能挟长矢,为我殪天狼。

朱希晦

朱希晦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9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