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朱浙
旱气深时疫气生,凶荒自古势相成。穷乡卧病人人是,落日空原无哭声。
题九霄深红菊
几朵深红篱畔栽,幽香刚对一尊开。江村秋色凉如水,五柳先生归去来。
寄题景范亭
瑞霭霏微半不分,遥从江树望江门。橘中遗老今无恙,灶下桐声旧有闻。
葵藿丹心瞻日近,庭闱风色及春温。自怜憔悴逋臣影,释褐曾沾玉露恩。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四
五侯山下八壶前,二月风光总可怜。可是今朝一百六,人家几处断炊烟。
题三洲章先生小景 其一
海上丹山碧树村,依稀风景似桃源。春深古路无来往,负崦人家静闭门。
翁五松朝均庐墓资山乘暇一访偶成
古寺平芜一鹤林,月明华表断遗音。惊风摵摵鸣黄叶,疏雨哓哓咽墓禽。
宿莽已封三尺土,蓼莪长抱百年心。瘦筇踏遍苍山路,来款柴扉话绿阴。
赠大田县范玉溪 其一
一琴三尺剑,舣棹北溪滨。莫是玉溪子,迢迢访故人。
寄尤溪刘子洁 其一
不见平生刘子洁,秋风迢递寄书来。交游寥落几人在,展读摩挲双眼开。
碧树羁栖深水陆,紫云梦想旧楼台。夕阳西眺双峰远,别意临高未易裁。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八
莫为学仙能拔宅,海翁多日已休粮。火麻黑豆终烟火,人世空传不死方。
碧塘存稿题辞
隐君结屋秋山下,而我幸为邻舍翁。放犊每从清晓出,分泉还许此溪通。
一箪粗粝丰年乐,遗俗淳庞太古风。珍重南金投赠意,春馀定费几邮筒。
初度奉寄梁大参
蓬弧此日君初度,蒲柳之姿期偶同。天地百年都是客,江湖多病早成翁。
相思千里共明月,极目停云邈下风。珍重岁时眠食好,鼎铉正尔待名公。
挽彭甫佥宪先生
襟抱冰壶彻底清,门墙曾一拜先生。十年梦寐空萍梗,万里归来失典刑。
出处高风关世教,乾坤公是有乡评。平生述作羞谀墓,独爱斯言不愧情。
登壶山宿灵云僧舍纪怀 其三
桃花洞里灵云寺,信脚来游宿愿酬。松下楼台当落日,山中风物正宜秋。
天低坐觉星河坠,气爽应知沆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 其二
十摺还将一幅裁,卷舒妙理转堪猜。轻罗小制偏疏散,天马山前归去来。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十一
欢情旧事空回首,死别生离愁奈何。多少邻姬随贾客,瘦容枯眼泪痕多。
和吴文宗南洲别墅落成之作 其一
重访南洲路转迷,閒居底用定幽溪。晚田石溜穿渠水,老木烟村入望低。
已分迂疏供白眼,不嫌粗粝有黄齑。洲前风物无羁管,一一还君自品题。
娟娟昨夜月今宵看已圆待得明宵见宿昔定殊观月明有圆
攀折河边柳,还渡柳边桥。还发不堪把,月明影潇潇。
穷居远城市,残生付渔樵。翘首望八荒,天宇高寥寥。
狂歌自成章,聊以娱今宵。
南至夜宿横山留题
寒宵一宿横山下,共话孤灯睡去迟。风静滩喧惊却梦,忽疑溪雨到来时。
送亦亭方世讲上舍谒选和韵
春日春风两袂轻,亦亭亭外即春明。观光此日应新宠,循吏君家有旧声。
离别休为儿女态,祝规须尽友生情。孤臣江海还多病,望断卿云忆帝庭。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其五
冻雨酸寒不作甘,晚晴更自落毵毵。采山此际知多少,僵杀黄芦叶底庵。
登壶山宿灵云僧舍纪怀 其一
似与名山有宿缘,行行误入八壶天。老僧结屋层霄上,稚子开门落照边。
野桂香幽风细细,庭蕉影静月涓涓。空堂听罢无生话,为借南窗一榻眠。
朱浙
(1486—1552)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140篇诗文
与方山黄公
寄田拒山宪副 其二
题西渠水亭 其三
题邓旂山掌教奖劳轴
贺方两峰得孙
登梅峰制干李公新祠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其三
观竞渡和韵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其四
扳和坡翁狱中寄子由二韵 其一
侯山别墅视穫赠乐渠黄公 其四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其二
二府少峰江先生同令弟章山哭其季方文厓上舍得诗二首示及索和赋此 ...
饮黄石友人黄正可晚青亭和师山题壁
和郑山斋梅陇信宿叙怀二首 其一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 其一
和叶省庵太守与百岁林翁
丙申岁腊访甥杨继宗子熙春读书山中宿留赋此 其二
山中赠别田拒山宪副 其一
初度奉寄梁大参 其二
题天阶集疏卷为章三洲作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二
和韵奉招方岩兼呈马师山
杨震辞金小轴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六
柬马师山 其一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三
寄田拒山宪副 其一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一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其一
一山邹使君山中见怀和答 其一
在张此山宴席口占
游壶公梁溪
送郑于藩春试
奉寄汀州太守
寿守素一首
笔峰相送别时口占
扁舟同师山拜山翁于蒲坂别墅蒙赐诗步韵奉答 其一
侯山别墅视穫赠乐渠黄公 其二
送笔峰王使君之官
山中赠别田拒山宪副 其三
桂岩篇
名园花赠笔峰
扁舟同师山拜山翁于蒲坂别墅蒙赐诗步韵奉答 其二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十二
遣吴氏女归本宅
代八峰寿田拒山
寄吴一蒿别驾 其三
岁暮山中即事 其一
别彭丹洲
愧山醉简一山有作倚韵奉和
柬马师山 其三
乡先正友泉宋公霜平树立不愧高第某以谫劣邈在下风永怀若人实深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