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八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八

明代 朱浙

莫为学仙能拔宅,海翁多日已休粮。火麻黑豆终烟火,人世空传不死方。

诗人朱浙的古诗

题陈居素手卷

明代 朱浙

荣华不可慕,素履重偏长。别业居幽处,名山对草堂。

招寻无俗侣,供具祗家常。时挹南华老,静谈秋水章。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 其三

明代 朱浙

青镜尘濛久未磨,为渠索照口先呵。自怜憔悴孤臣影,两鬓秋来白较多。

代八峰寿田拒山

明代 朱浙

壮志何人便赋归,高堂深恋老莱衣。百年光景春方半,万里无云月正辉。

寿域图开青嶂远,仙厨馔送紫芝肥。华觞细度瑶池曲,行乐从今愿不违。

赠大田县范玉溪 其一

明代 朱浙

一琴三尺剑,舣棹北溪滨。莫是玉溪子,迢迢访故人。

送笔峰王使君之官

明代 朱浙

一卧苍山几送君,路岐南北任纷纷。英雄名姓须青史,薄劣行藏只白云。

别意故应难入画,老人更自惜离群。山中漫倚阳关调,缓步微吟到夕曛。

登壶山宿灵云僧舍纪怀 其二

明代 朱浙

翠壁藤萝锁石门,此中又石一乾坤。扶筇俯拾天边月,举手閒招海上云。

小院松寒僧自老,野田稻晚鹿成群。仙源此去争多少,碧水桃花更有村。

与笔峰赠别

明代 朱浙

昨日迎君南山南,今日送君北山北。五日十日留使车,千山万山动行色。

二十峨冠登汉朝,三十金带光横腰。四十煌煌将使节,柏台薇省扬清标。

只今年华未五十,精神意气谁能及。挥鞭跃马苍梧来,万里咫尺风烟开。

黄金台前拜天子,倾倒尽交天下士。文章器业时共珍,大夫特达有如此。

我忝清朝法从臣,摧颓鲋辙一穷鳞。生还北阙谁将引,老去他山空复春。

城市山林各所遇,坎止流行无定据。世途诘曲多波澜,丘壑宽閒足云树。

新霁岚光路不分,欲别未别心氤氲。执手何由表情素,剖赠山中一片云。

山中赠别田拒山宪副 其三

明代 朱浙

未雨欲行雨且休,客边琴且滞深秋。重逢契阔何年是,再展从容半日留。

童丱追随成白首,鼎彝勋业付沧洲。晓晴风扫攒峰出,碧海青天快壮游。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 其八

明代 朱浙

暑雨祁寒已怨咨,号寒愁雨更啼饥。老夫夜拥寒炉坐,细数檐声闷咏诗。

登梅峰制干李公新祠

明代 朱浙

莆阳一水分南北,童稚能知制干名。好义时从遗老说,临危深见古人情。

苍山英爽宜尸祝,白日冠裳有典刑。松叶祠门伸一拜,长风飒飒起天声。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十一

明代 朱浙

欢情旧事空回首,死别生离愁奈何。多少邻姬随贾客,瘦容枯眼泪痕多。

初度奉寄梁大参 其二

明代 朱浙

五十七年六尺身,摄提星纪又初辰。摧颓那复风云气,落魄终甘草莽臣。

满座壶觞诸客醉,北堂莱綵一番春。老怀自笑疏狂甚,颠倒尊前白发新。

侯山别墅视穫赠乐渠黄公 其四

明代 朱浙

君既辞朝簪,我亦谢城阙。石田不可耕,谋生何太拙。

垄上多白云,松间足明月。岂可充朝饥,聊以自娱悦。

遥遥千载心,长沮与桀溺。

遣女

明代 朱浙

吾年四十馀,生汝苦不早。生小心甚怜,晨夕寘怀抱。

有姊亦齐肩,相将离襁褓。傍母恣娇痴,绰约花枝好。

人生易乖张,一别何草草。娉婷只影孤,戚戚向兄嫂。

仰赖大母慈,教育均覆帱。一婢习所安,内顾免烦恼。

今日当有行,贫家事枯槁。汝归母不知,拜泣伤我老。

里门东西居,近别非远道。殷勤奉姑嫜,黾勉羞蘋藻。

勖哉往汝家,温恭以为宝。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其二

明代 朱浙

天付秋花一种奇,草堂清淡正适宜。三春桃李虽多态,曾是秋风几度吹。

送亦亭方世讲上舍谒选和韵

明代 朱浙

春日春风两袂轻,亦亭亭外即春明。观光此日应新宠,循吏君家有旧声。

离别休为儿女态,祝规须尽友生情。孤臣江海还多病,望断卿云忆帝庭。

寄尤溪刘子洁 其一

明代 朱浙

不见平生刘子洁,秋风迢递寄书来。交游寥落几人在,展读摩挲双眼开。

碧树羁栖深水陆,紫云梦想旧楼台。夕阳西眺双峰远,别意临高未易裁。

题九霄墨菊

明代 朱浙

近来好事遍搜奇,篱落秋光千万枝。尚有仙家长品在,天香未许世人知。

初度奉寄梁大参

明代 朱浙

蓬弧此日君初度,蒲柳之姿期偶同。天地百年都是客,江湖多病早成翁。

相思千里共明月,极目停云邈下风。珍重岁时眠食好,鼎铉正尔待名公。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其四

明代 朱浙

楚水吴山未了因,匆匆魂梦客边身。拒霜已是何年种,刚得今朝作主人。

朱浙

朱浙

(1486—1552)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1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