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风花舞弄江亭月,水石烟花共酒缘。老我醉中都忘却,是谁吾道是谁禅。
赠丁侍御印马还京和吕少卿
一马能教问豸冠,两淮要豸见祥鸾。休言衮职真能补,只此吾民亦自安。
天上豸星还此老,人间廷诤是何官。归台若画龙驹进,一卷饥民一卷寒。
秦用中过江贽以诗奉答
东南正气撑天地,此卷凭谁更一携。吾子不愁无杜甫,老夫今岂是须溪。
长江直与青天北,老凤孤鸣越水西。每笑低头拜东野,白头今更不胜低。
钓鱼图 其二
何处烟波满钓翁,桃花流水各溪红。而今合是唐虞世,都在尧天荡荡中。
与国贤和西涯
人间文字眼,千古得吾师。山馆深留夜,京师在见时。
虚名吾道在,垂老瓣香迟。静坐忘言妙,终身是此期。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一
秋爽曾携坐马看,是为垂绂是垂竿。留连万古知非浅,老病深山见颇难。
鸿在雪泥留指爪,天来草阁了阑干。行藏断定公知我,潦倒终焉七里滩。
郴州留别高挥使
昔岁潭州话熟君,文韬还熟此重论。黄金带重新开府,黑发冠峨旧将门。
玉帐中宵刁斗静,天河一洗甲兵存。蛮烟几试巡游马,桑柘阴阴日色温。
广信二周生枉顾定山赠之诗
千里敲门到白云,山深地远亦劳君。百年此学真谁问,二子人间自不群。
道岂寻常何敢负,我将六十且无闻。斯文但嘱丁通府,又许西江一
蜀山草堂为沈月古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谁许人龙万古真,草堂还古一番新。东坡老黯真何物,太白如来又后身。
自古山虽曾有犬,后来秦亦岂无人。公墩我屋休相较,沧海看飞白日尘。
次韵沈都宪 其一
王公作意下郊人,廊庙江郊梦亦真。投老千峰聊自约,初交一臂此何神。
青山两坐曾他雨,白雪连歌别是春。高逝凤凰九千仞,清都只恐绝无邻。
静观亭和南川 其一
人间安乐果谁窝,小占当湖十顷莎。亭子青天真自在,道人言句亦平和。
尽堪今古无穷否,老奈鸢鱼一笑何。再拜我来还许竟,满湖明月到深坡。
敷山书院
千年糟粕几儿童,灯火山堂夜夜红。世道不知文字下,心传岂在蠹鱼中。
难嗟此学全无术,肯没人间寸补功。我问敷山今主者,谁家庭草自春风。
活水亭杂诗 其三
布褐聊自温,豆粥长一饱。只此深山居,逍遥以终老。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谢氏八景 其七 苍松竞秀
谢家芝兰庭,更着几松盖。堂堂老翠圆,撑住青天在。
月宫仙子和韵
山河影子无还有,玉兔嫦娥幻与真。我欲虚空都打碎,老夫拄杖捷如神。
欧阳侍御乃尊挽
是子人间有是翁,乌台不减钓台风。朝廷但说今程灏,此老谁知又大中。
尘梦本无生死隔,贤豪长见古今同。可堪短世伤心泪,送与斜阳没断鸿。
方景瞻还南城借松厓韵
四海无家更说家,且将行说问江霞。知君脚力尝应遍,老我头风痛愈加。
万事到头终外物,孤舟何处不天涯。故园到日重阳近,莫向尊前负菊花。
题林良画史沧海亭
送老西家画益奇,江门花鸟是谁诗。此亭得恐真风月,画外无人别有知。
访人不遇 其二
徘徊屐齿久苍苔,漫把东君一笑猜。老子但知人是我,看花明日又须来。
题孙痴春草
未了物何我,了了我一物。道人活泼心,一片西窗绿。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三江渔樵卷
寄黄州刘太守同年
读文山别集 其一
登山 其一
天全亭为秦方伯作
与东川雪潭诸友游定山真珠泉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承不鄙见赐诸作命和登卷敢逐一依韵请教不胜 ...
滕地官枉顾定山
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
寄寿州廖同府
梅花仙子和韵
冬至和石翁 其二
读谢叠山与刘忠斋书
卧林亭杂诗 其一
送冯进士之京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一
送施公节
华亭金藻休宁汪循上海张澡诸友枉顾定山且索一言于其别诗以道意 ...
和广西吴宪副 其三
与李敬熙 其一
挽傅昆乃翁
寿马氏母为其婿金户侯作
讷斋为林大参题
泛霁月溪用韵
南川至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四
溪上与东川雪潭石泉橘潭诸友钓饮
徽州方纯吉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赠容一之别和白沙先生
挽刘衢州
与竹泉道士
送人出守姚安 其一
题翎毛和韵
茅林八景 其二 曲港拖蓝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
友兰为林处士作
入洪山 其一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四
城市山林
木昌道中 其一
寄喻祁阳子乾 其二
寄沈大有 其二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五
题雪潭
送刘参政之陜西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其一
寄司马先生 其四
石翁见寄次韵 其二
冬至和石翁 其三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重阳杂兴 其一
斋宿和韵 其一
送郭子升同年和韵
钓鱼图 其三
叠前韵 其二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