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圣世谁将老钓台,傍人行止莫相猜。太平欲尽诗歌妙,须到山中静处来。
活水亭杂诗 其一
出门山水游,小孙每相喜。殷勤捧鸠藤,请与老翁拄。
传俸
袖手功名二十收,乾坤何处不公侯。钓台昨夜因君舞,舞破蓑衣未肯休。
泰山和通伯侍御 其二
万象同归造化门,含弘光大总无痕。中原有子谁轻鲁,厚德何人不仰坤。
绝顶最高惟日见,阴岩极下有雷奔。诸公肯作寻常看,自古山存道亦存。
题项羽庙
一从天命舍歌讴,龙战中原苦未休。天地我能悲楚汉,古今谁敢罪商周。
英雄可庙人千古,赤子何辜血九州。惟有长江知我意,对人无语只东流。
挽吴吕山 其一
古今生灭谁与言,十二万年天一元。道人欲作吕山哭,一溪明月湖东轩。
读谢叠山与刘忠斋书
尽把夷齐许后身,荐贤当日果何人。山中宋史人希见,元是忠斋也宋臣。
静观亭为南川先生题 其一
睡起湖亭坐,乾坤意自深。青天无一滓,明月在波心。
谢陈汉崇少参历日
甲子书来问钓舟,江边草木领春秋。野人不作经纶梦,笑撚花枝坐白头。
承黄地官枉顾公予里人先世徙居南海
敝乡人物果空论,南海黄家更有孙。老盖一江能故里,风光三日此柴门。
白沙岭表奚容独,朱子徽州欲两存。我亦东西南北者,不妨风月共乾坤。
谢氏八景 其四 北沼涵清
一泓北沼深,涵泳在天地。何自真不污,孕兹龙马处。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 其一
朝浣浣此灵,暮浣浣此灵。汤铭此谁后,得见当涂英。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一
乾坤一劄到何深,两夜梅花许卧林。老我白头肝肺在,此心之外更无心。
和光岳
人间万事本难羁,酒盏花枝未许辞。山水自该吾辈管,庙堂焉用野人为。
身于静处真能乐,意到悠然勿有诗。今夜老怀当不浅,青天明月莫来迟。
题林良画史沧海亭
送老西家画益奇,江门花鸟是谁诗。此亭得恐真风月,画外无人别有知。
松石歌为周礼作
老翁梦携东海来,袖中犹带鸿濛胎。天蓬亭下一点缀,歘然散作三蓬莱。
中峰耸拔极天巧,旁有三峰更奇峭。苏家父子俱下风,勾曲三茅犹老草。
层峦起伏意不穷,更从奇处著两松。云烟几笔天几峰,天然李白金芙蓉。
老翁此手无他妙,能将松石供谈笑。王维马远绝古今,老笔虽工犹未到。
老翁老翁须天生,前身只是松石精。呵呵一醉白云里,笑将松石呼翁名。
老翁谓我假松石,但呼周礼名自实。呜呼老翁言最直,乾坤梦幻人岂识。
狂夫此语休过劈,老翁作山假与真,我且向翁深一揖。
送程郎中弟致仕 其一
来谁具眼识行藏,归去青山策颇良。多少京师誇不尽,圣君贤相在虞唐。
雪中和赵地官 其一
六出人间管去留,自须寻乐不须愁。许谁太极圈中妙,不向梅花雪里求。
到处江山真乐土,此身天地只虚舟。也知清透诗家被,富贵都忘说梦州。
答王朝仪贡士
可是贞心世不磨,珊瑚枝上看馀柯。情倾一面逢君晚,酒载双瓶过我多。
坐久客檐听夜雨,路长尘世隔秋波。光芒未试冲星匝,十丈无前有太阿。
寄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一
白头放酒太平春,君舞蓑衣我钓纶。可是山人能共闼,山人元是老山人。
房村将至吕梁用前韵
漭泱无穷放此怀,人间著处有高台。病随山水还欹枕,老愧风花又过淮。
几句自家真意思,满船书册古尘埃。云山圈出洪头路,一幅分明太极开。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渊明 其二
邑二教陈先生以诗赠行用韵奉答
和罗黄门先生梅江
寄汝贤乃兄
爱石洞老师南山花也北山花之句有千万古潇洒之趣亦效少参数语 其 ...
用前韵寄雷凤卿
次韵余秀才 其一
僧一庵
天峰阁堆石山成
早禾为官马食践殆尽
寄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二
送新友弓大方会试用大司寇张老先生韵
答嘉上人 其二
唐庄别业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
叠前韵 其一
题县主山水画 其一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八
城市山林
东昌舟中 其一
寄沈大有 其二
与太虚觉天二禅僧
承马侍御过访 其一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一
黄仙洞
墨牡丹
万柳庄
寄会卿弟
卧林亭杂诗 其一
子陵钓鱼图
代弟孔高荅大中时游香泉
雪中和允崇 其二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八
挽查姓民 其三
送景武主事奉使湖南
月宫仙子和韵
乙已元日
石翁又有书至诗寄兄东峤
送吴明府献臣
送程大尹之官陑县郁长史在义乌时门人也
都隐为包春官作
斋宿和韵 其一
寄詹大尹
题小画 其四
刘振之挽卷徐子仁题曰惜才
雪中和允崇 其一
閒叟为梅溪胡处士赋和光岳
题小画 其二
题通伯先生山水画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拱北楼为刘宪副作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 其一
舍弟为予作一轩以为读书之所既落成诸友来贺作此诗歌以奉客 其二
和张子如寻梅诗
作小车成何子完诸友有诗和之 其二
茅林八景 其五 龙潭秋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