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此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缉熙子为潘二教作
在我文王肯未如,天光元本透真虚。老生更与提公案,静坐何须更读书。
上西华山先陇 其七
遗编甫律也翱文,世难寥寥只此坟。不识我来谁与看,江风天摆万秋云。
斋宿和韵 其一
老隔垂帘病亦侵,梦回西亦漏沈沈。报酬主上平生分,对越青天此寸心。
布絮不温粗被冷,朝衣端坐烛花深。相应郊祀寒仍在,昨夜圜丘雪尚阴。
作春风亭以处光岳
春风谁遣月溪浔,我屋居然又我岑。岂有一人如子到,可无半榻此云深。
眼中豪杰谁徐孺,天下人家几卧林。每夜小趺明月坐,传衣或此是传心。
送东川雪潭至摩尼峰
懒散乾坤信步行,棕鞋布袜颇能轻。偶从老树孤云顶,又尽南风半日情。
何地暑堪留酷吏,此凉天乃赠先生。尧夫十二行窝处,此是行窝第一清。
送杨明府
高平渺渺隔燕关,山路寒风在客颜。何处花封今此老,两年千古一昆山。
东南才力民初起,西北朝廷意肯閒。明日疲残安已竟,中朝礼乐待君还。
寄严先生罢任
纱帽閒眠背夕阳,几年歌里听沧浪。夜来风雨宣城梦,千里蘼芜满地香。
和东川定山庄
白云多谢此山灵,识得先山杖履情。巨梃每劳相见扣,洪钟非是敢无鸣。
客留知己贫何厌,屋傍秋山破也清。自枉群仙长过我,我家何敢冒蓬瀛。
张明府惠伞
皇天迓不雨,青盖领初阴。畎浍枯遮看,岩泉脉引寻。
此时须大厦,何处不流金。一卷蓑衣薄,云生枫树林。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三
短篱黄菊满秋晖,把酒相看醉不违。却道我家元自有,帽檐不与一枝归。
骢马朝天为戴元吉侍御作 其二
落叶秋霜送马寒,题诗迂蹇竟谁干。圣朝海内长无虑,野老山中睡亦安。
御史祇今为寄重,谏垣从古尽言难。明朝或有垂衣论,愿与山中拭目看。
雪中和允崇 其四
溪山何必画羸骖,活水痴人不出庵。雪月风花閒自弄,阴阳奇耦共谁谈。
无言自得玄天妙,有画还成卖兔惭。到此北溪终可语,得朋真是在东南。
浴香泉和韵 其一
涌涌真源混一方,孰知根底自阴阳。间才握发知非旦,老却铭盘欲愧汤。
千古吾身谁疥癣,一杯此水漫硫黄。月明浴罢归来晚,春已氤氲盎八荒。
南安张太守评白沙诗集有请予折衷之言
风花醉点个中春,谁与痴人说梦频。问我折衷张太守,而今我亦是痴人。
一乐堂为何都宪作
往年重庆拜诗迟,一乐而今更许诗。厚积何人真自管,皇天老眼更谁欺。
平生读易羲亲见,终日焚香邵亦知。俯仰不须呼孟子,本无愧怍是吾师。
赠星命者和东白先生
人间几许卧谁龙,谈命谈星半醉中。且莫相逢开口易,老夫富贵是苓通。
答定山僧
山僧问我梅花妙,何事无诗只笑看。万物本知梅一我,老夫今日对谁谈。
南山为滁阳傅翁作
云水芒鞋不放劳,半床秋占子绵袍。肯谁眼孔无穷在,见此人间一个高。
西华有人徒费卖,北征无句敢言豪。可知万古苍峰顶,更有青天属我曹。
天峰阁堆石山成
周翁堆石巧于画,我遣会于聊拙焉。自笑偶来扶病处,岂知重见结绳前。
溪泉漫引间流转,野树移栽老屈拳。莫道野夫惟爱此,深山面目本枯偏。
挽查姓民 其三
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千古一孤坟,空山落寒月。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四
题画和韵
挽容彦昭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二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三
与柳嘉兴 其三
与竹泉道士
思亲楼
答允崇 其二
赏臧老原西窗牡丹和韵
细雨 其三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一
与太虚觉天二禅僧
和杜韵 其二
寄李少参
江游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四
定山和老痴韵
与李敬熙 其一
一苇为兰雪翁作
题江湖逸兴卷
松风梅月为孤鹤翁作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四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二
公留宿天车草阁数日告别奉赠以诗
题静学卷 其四
渊明 其一
游定山寺和司马提学
送郁先生以国子助教升长史
登西峰和光岳韵
与柳嘉兴 其一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六
寿马氏母为其婿金户侯作
南海梁宗烈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其二
题小画 其一
桂轩
寄雷敏
赠丁侍御印马还京和吕少卿
今年雨中盛文元又至
茅林八景 其二 曲港拖蓝
城市山林
折桂图
钓鱼图 其二
题县主山水画 其一
萱草 其二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一
游平湖南寺
食豇
邑二教陈先生以诗赠行用韵奉答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同年蒋侍御枉顾和韵
和罗黄门先生梅江
欧阳侍御乃尊挽
题萧尹翎毛 其一
观龙泉寺泉
病眼 其二
与储静夫
雪中和赵地官 其一
公已舟往仪真予追送之六合道中有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