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晓来冻鹊每檐前,虽觉无书亦未嫌。老子京师贫故态,先生郡阁意何甜。
三杯薄酒无穷计,几载官居一味廉。白首相思他日梦,潜夫何处不吾潜。
黄公山钓台浸水荅陈二教先生 其一
浩荡烟波笑此台,悠然云水不安排。饯无溪友相留去,馔有江鱼自入来。
大放丝纶看月上,小将舴艋认风开。相看歌子还相戏,谁仿前人旧体裁。
作春风亭以处光岳
春风谁遣月溪浔,我屋居然又我岑。岂有一人如子到,可无半榻此云深。
眼中豪杰谁徐孺,天下人家几卧林。每夜小趺明月坐,传衣或此是传心。
雪中和允崇 其三
除阳残日在归骖,更莽天峰问结庵。吾子溪山元有味,老夫天地只迂谈。
寻常有酒君须尽,如此无诗雪亦惭。眼底梅花更何处,不寻山店过溪南。
和白沙韵
一老真南海,乾坤此定交。花深长自爱,根好不须浇。
云水天无极,江山月满瓢。可人今在眼,何意欲相招。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 其一
宫袍随马舞春罗,柳色花香满御河。欲了赓歌明日分,春风还奈此恩何。
骢马朝天为戴元吉侍御作 其二
落叶秋霜送马寒,题诗迂蹇竟谁干。圣朝海内长无虑,野老山中睡亦安。
御史祇今为寄重,谏垣从古尽言难。明朝或有垂衣论,愿与山中拭目看。
作小车成何子完诸友有诗和之 其一
康节车儿且共閒,万花扶得几翁还。定山也有飞云顶,不是罗浮别有山。
细雨 其二
短帽花能舞,长歌袖亦轩。䦧墙诗最好,不是圣人言。
和王提学先生游茅山
华阳今古未堪裁,我亦曾堪拄杖来。禹贡无穷姬孔路,仙家此地老君台。
江山各做人间梦,天地同分太极贻。问讯茅盈无恙否,洞门痴倚碧桃猜。
游琅琊寺 其一
窅然天地岂人寰,紫翠无穷十里间。閒看古松寻坐石,偶随流水入深山。
四时花在岩岩好,何物僧来个个閒。我有新诗三百首,苍岩题遍不知还。
张秋 其一
神禹谁知自圣功,人间大智本无穷。分流尽却漕夫伎,万古黄河水只东。
徽州方纯吉枉顾定山有诗和之
溪云真愧此衫长,老去山中百事荒。贫叟略无他敬客,山中惟有一焚香。
诗人本自方干后,贤者还生仲晦乡。明日碧梧陪坐处,便将留凤扁茅堂。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 其三
死却香岩未可谈,个中何者不香岩。静无动有吾何说,试著西庵老寂参。
耒阳吊工部祠墓 其二
应葬不葬等是休,有是无是情肯留。寿迟殇子千年在,诗与江河万古流。
天借人心都日月,山藏庙貌自春秋。拾遗苦被苍是累,嬴得乾坤不尽愁。
题县主山水画 其一
家具生涯且钓舟,黄公台影漾浮沤。波心间有鸱夷笑,不把牙筹碍钓钩。
三江渔樵卷
水月山云可认真,三江人醉古冈春。一双我有平生眼,看尽人间几样人。
寄娄一斋 其四
斯文久寂寥,所望未云绝。一夜老头颅,添却千茎白。
与柳嘉兴 其二
鱼在深渊鸟在天,平湖几日对南川。嘉兴老守真知我,说与离怀二十年。
寄会卿弟
丘原老树半交阴,取次栽交正赖今。井渫收来同是福,渊鱼眼底可曾深。
相应事许齐齐好,正谓人无各各心。果欠狐裘三十载,长刀短笠只孤吟。
与李敬熙 其四
五世堂前忍泪过,谁知微泣变滂沱。伤心万古明朝缓,揩眼三纲半月多。
纵不寻常吾辈改,其如天性自家何。若将他日寻慈孝,遗臭流芳耿不磨。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答王朝仪贡士
访人不遇 其二
送王提学之大理寺丞 其二
寿素庵母
与国贤和西涯
折桂图
蜀山草堂为沈月古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渊明 其二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一
秦用中过江贽以诗奉答
入洪山 其一
为南海何孝子作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二
和白沙先生封何孝子诗卷之作
寄汝贤乃兄
雪中和赵地官 其一
赠方文粹奉亲之官京师
寄詹大尹
挽周景明父旧曾请余铭墓
施公节枉顾定山诗以赠之
东昌舟中 其二
寿孔母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四
上西华山先陇 其六
答番阳丘太守
挽吴吕山 其一
承惧庵先生题定山溪云亭和韵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四
岳阳天
卧林亭杂诗 其二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八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一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
渊明 其一
冬至和石翁 其一
寄祭酒林先生 其二
太守马公墓志成诗寄其子侍御
斗山杂诗
广信娄怿领应天乡荐
荣寿
寿陈天益乃翁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二
寿徐母
一苇为兰雪翁作
送晏弟乡试
跋李宾之诗卷
石衢 其二
题周敬叔菊花孤鹤出韵 其一
题沈石田画鹅为文元作 其二
和吕大仆见寄
与相士和韵
予送公仪真不免更别仍赋一诗
寿夏日官用韵
茅林八景 其五 龙潭秋月
送任地官参议福建
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