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入湖南界 其九

入湖南界 其九

南北朝 邹浩

折得梅枝插轿帘,路人惊怪簇巉岩。从教大担担将去,深入三家村里谈。

诗人邹浩的古诗

戏史述古多问相

南北朝 邹浩

穷当益坚愧枉道,心不胜术思齐贤。如何东里史夫子,骨相勤勤挥酒钱。

南堂八绝句 其六

南北朝 邹浩

风摇疏影落清漪,汎汎鱼儿趁晚嬉。不是来禽惊不去,窗前从此使人疑。

用老杜至日怀太白韵怀诸弟

南北朝 邹浩

罗拜为亲寿,遥知亦我思。阳生萱草色,心入棣华诗。

帝泽来非久,莱衣戏不迟。为言多置酒,归趁赏花期。

吕四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市门风义有谁知,旋打长船待我归。秋入江湖正潇洒,欢然鸣橹去如飞。

放竹鸡

南北朝 邹浩

鼓翅出樊笼,双飞意气同。便鸣泥滑滑,深应竹丛丛。

善也还天性,时哉属岁丰。弋人情已得,宁复堕机中。

静阅堂

南北朝 邹浩

左辖诸郎朝散君,顷年于散岸纶巾。谁知还是风炎日,我亦来为堂上人。

菡萏波澄端自倚,桄榔烟静几番新。静中阅尽荣枯事,独爱龙山万古春。

酬黄秀才见寄

南北朝 邹浩

自期谋道不谋身,不逐轻狂戏此春。读史穷经求在我,攀龙附凤彼何人。

一言逢主未如志,百结成衣肯叹贫。早晚病除堪属思,新诗莫厌起予频。

戏舜俞游西湖

南北朝 邹浩

湖光收尽只芙蕖,决眦飞来白鸟孤。想见城南葛藤老,又将心境示妻孥。

鷾鸸

南北朝 邹浩

畏人常是袭人间,人不能伤自往还。争似鸾凰在寥廓,更无尘虑杳难攀。

次韵参寥访和靖先生故居

南北朝 邹浩

湖边高节与谁邻,落落寒松往往皴。就使衡门已尘土,不妨千古自阳春。

次韵魏道辅教授折梅怀荆帅望之

南北朝 邹浩

霜风未放江梅折,似向人间将价索。

冷然一解冰雪颜,花有天伦此其伯。见卵求鸡亦非早,只今已觉和羹好。

殷勤犹是故时香,驿路一枝情淼淼。我公所向物皆春,想见新花如汉滨。

新花故人政如此,欲了此心惟斲轮。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 其六

南北朝 邹浩

至虚走桥门,所乐在群居。群居固可乐,他途亦纷如。

合抱自毫末,要须慎其初。大带有馀否,此语当急书。

招俞清老并简康远禅师 其三

南北朝 邹浩

石塔迢迢两闰馀,潜知骨瘦夺松枯。烦君为把公凭判,同过江来伴老夫。

送章显父推官改官

南北朝 邹浩

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

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

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平生从此始。

摅发平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

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留题天绘亭

南北朝 邹浩

杖屦追随陟杳冥,无边胜景集孤亭。解衣自若谁为史,造物难穷巧赋形。

展拓二仪成缟素,均调一气作丹青。会将断取山川手,卷入中州挂户庭。

送李子威致仕还乡

南北朝 邹浩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次韵龙阳孔方平秋居见怀

南北朝 邹浩

黄落龙山暮,天高霁色澄。栖岩方自若,吾子亦难能。

家学潜东国,时文斥茂陵。遥知见怀处,诗就耿寒灯。

与仲孺述之世美东禅纳凉校韩文世美以韩公召先去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清风多处是精庐,饭罢俱来校异书。车马焉能落吾事,未斜桐影且安居。

谒武侯道中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万株桑柘拥江城,中有梅花独自清。不近樽罍免攀折,会须结实助和羹。

以常宁铅炉合供政首座因用旧韵发一笑

南北朝 邹浩

十年流落见无由,谁识江东有赵州。凭仗炉烟寄消息,定中应亦展眉头。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