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周茂宗学正赴省试

送周茂宗学正赴省试

南北朝 邹浩

草衣藿食寄尘编,凛凛声尘玉几前。命数曲留成大器,乡书重上欲华颠。

一鸣竟与凡禽远,三献方知美璞全。二十馀年古人志,从今摅发到青天。

诗人邹浩的古诗

小树

南北朝 邹浩

一株短短八九寸,四面青青千百枝。作供佛前偕瑞竹,移根石上入铜池。

戏简钱济明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载酒无如君最频,年来缘底断音尘。只应咫尺谯门住,也学兵厨不送人。

和郡主簿绝句九绝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俗论长纷若,微言仅梦如。逢君挥玉麈,胜读十年书。

送李子威致仕还乡

南北朝 邹浩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招政首座

南北朝 邹浩

高歌一曲破还乡,只么随缘是道场。已向承天设双榻,待师同快竹风凉。

仙翁山下遇王由正用驿壁二诗之韵见意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烟雨冥冥不肯晴,无因飞步数峰青。朅来山下倾谈麈,全似江边语醉醒。

分韵送德符还山得送字

南北朝 邹浩

秋风歘来归,秋事日夕动。秋净嵩岭高,烟空颍川纵。

茅斋郁其傍,妙与猿鹤共。拂衣问前途,不作河滨梦。

念君如病松,重以旻天恸。未屠朱子龙,且集黄公凤。

伊予亦何为,于此迭宾送。慎勿甘自埋,斯文要梁栋。

留别龙城山主怀义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阳朔千山复万山,最深山处是松关。新诗吟罢无馀事,一片真心云共閒。

闻政公住庵将成辄以只么名之并寄绝句

南北朝 邹浩

纵横参了祖师禅,聊唱还乡信此缘。粥饭年来一齐足,不妨和束带刀眠。

次韵答谢公靖节推将至襄阳见寄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不见紫芝今几年,朅来眉宇照山川。关南关北风流在,犹得时时一举鞭。

谒武侯道中 其三

南北朝 邹浩

万山山上塔擎天,万山山下碑沉渊。天光渊影晓相入,一碧万里青春前。

次韵和钱塘诸公赏梅十绝 其八

南北朝 邹浩

蜜蜂蝴蝶未狂飞,蝼蚁仍难上冻枝。惟有青松一千丈,相看曾共岁寒时。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七

南北朝 邹浩

兴尽归来潩水边,翠阴亭上奏繁弦。龙媒耳接新声惯,驻足西风不受鞭。

送德符还阳翟并简陈叔易

南北朝 邹浩

霜严识苍柏,火烈知黄金。不有小人谤,孰窥君子心。

前程已如此,纷纷矧于今。衡门杜朝夕,巧舌犹追寻。

一与接为构,何以逃交侵。任大始多事,由来天意深。

北风动秋夜,兴落西山岑。逸驾岂受挽,耿耿聊分襟。

太丘阻眉宇,为我先寄音。渔父可师否,兹焉共浮沉。

故通仕孙公挽词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君子不可见,先生无复遭。凶传俄一旦,吉养谩三刀。

德与诸郎远,门将驷马高。伤心独南陌,松桧朔风号。

次韵龙阳孔方平秋居见怀

南北朝 邹浩

黄落龙山暮,天高霁色澄。栖岩方自若,吾子亦难能。

家学潜东国,时文斥茂陵。遥知见怀处,诗就耿寒灯。

初到京谒执政

南北朝 邹浩

邹阳谩说曳长裾,东阁由来礼自殊。负郭田园倘无恙,不如归去老江湖。

送诗卷还参寥

南北朝 邹浩

盈轴新诗字字清,弥天元不愧声名。茂陵消渴无医处,赖有醍醐得细倾。

送楼谦中赴江州德化主簿

南北朝 邹浩

忆昨随侍游鄞川,穷探欲鄞苍崖颠。峥嵘古寺忽邂逅,眸子顾我惊瞭然。

子时苫块惨无意,挥麈岂暇论幽玄。星离雨散已五载,谁谓此地方周旋。

胸中突兀富经史,欬唾落纸珠玑圆。明明君王正侧席,何事版籍从拘挛。

匡庐胜槩半境内,足以寄傲追前贤。穿云漱涧遍所历,妙句流落人间传。

却来隐几北窗下,博山深炷沉香烟。细观身世究竟处,何者当好何当捐。

纷纷万事付一笑,聊复尔耳姑随缘。吁嗟二轮挽莫住,愿子于此同勉旃。

再用前韵答济明见和

南北朝 邹浩

长笑空言谩九丘,更携馀刃佐方州。老奸不复潜封内,佳句终然到笔头。

秋入江山供远思,路回猿鹤伫清游。只应未厌斯民乐,还听钟鸣十二楼。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