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元标
铿然舍瑟春风里,弄月吟归得我情。千载真传谁会得,好将一唯振家声。
谩吟六首 其一
浮云抉破青天开,撒手悬崖万丈台。悟后浑然无一事,无修原自有修来。
登九华山歌
扁舟昨日过匡庐,沐浴焚香谒五老。今朝乘兴上青阳,九华苍苍色更好。
历历星辰皆可扪,迢迢直上青天道。青莲居士何太奇,江上看山便题诗。
胸蟠珠玑何磊落,于今岩壑光陆离。新建生平真好游,献俘重来十八秋。
心印只今谁直领,乾坤俯仰空悠悠。空悠悠,泪双流,识得一,万事休。
悟来只在刹那间,山僧含笑虎溪头。石火光阴转瞬过,文章道德莫蹉跎。
古今不少奇游者,几人山色共嵯峨。
谩吟六首 其三
无古无今无显微,千年贤圣竟同归。庭前草色青青长,未许人间说是非。
题觉今堂 其一
大道元无定,如何说觉今。须知觉了后,不减原初心。
赠谢磐谷山人 其一
棱棱丰骨自天成,老向长安觅友生。座上不须弹法指,庭前菉竹已同声。
别曾舜徵仪部 其二
君处衡之南,我处湖之西。悠悠一水间,辽阔渊与泥。
言笑方衎衎,征马苦长嘶。一间若未达,犹堕千劫迷。
莫年戒在得,圣训岂无稽。
杂兴简同志 其五
昔谒庐山师,一见相提携。嗜利蔽天性,斯言予诵之。
父母同天地,因利失孝慈。兄弟本同气,因利失和怡。
贫乃士之常,颜宪有良规。愿言二三子,冰霜慎自持。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
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
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一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赠唐仁卿 其三
谁道文编是学陈,陈王学脉定谁真。停轺如过江门里,碧玉楼前春草新。
朋来亭
圣贤久寂莫,六籍总荒芜。夜夜庭前月,相看自不孤。
文江八景 其八 桐江夜月
桐江江上水悠悠,一派青山天际浮。最是无情深夜月,相看不尽古今愁。
禾川别母
问归情更切,驻马复迟迟。泪尽长川逝,心悬寸草知。
乖离终是恨,重庆岂难期。会有金鸡诏,遐方酹酒时。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四
吾心宇宙有同然,却道金溪是学禅。不是先生勤指点,谁令吾道日中天。
偶怀简泷江同社
泷水泷冈天下奇,翠微深处竟谁知。我来欲傍渔翁宿,鸥鹭閒随钓艇移。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五
咬得菜根,与世无争。所至虚舟,坦坦平平。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一
我漱江边石,君棹渡头船。船去几千里,问君何日还。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 ...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一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黄仪部庭翠 其二
君依珠斗侍明君,我傍岩头领白云。心境纤毫原不二,年年风月自平分。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一
题南皋小隐处
偶吟 其三
偶占七首 其三
昔年赴戍道出禾川承龙袍溪带湖贺巽东修吾昆仲及龙生作霖高雅感念 ...
勉明卿
谢亲知见存
马上吟 其二
别无念禅师 其三
杨如石孝廉计偕 其一
予独宿太平山房果清上人远顾云欲复归宗寺予再三难之渠心甚坚予熟 ...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二
文江八景 其一 墨潭澄镜
仁文书院 其一
黄仪部庭翠 其四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二
访刘静之光禄
访朱鉴翁座师
鹭洲胜会以病阻赴漫占二首 其二
同贺汝定偕诸宋曾二文学登韩相岭二首 其二
蓝豫阳国学赴选兼柬孟我疆尚宝 其二
游石莲洞 其八
杂兴简同志 其九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偶吟 其二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六
胡瑞之廉宪过访
黄仪部庭翠 其一
涉沅湘歌
谩吟六首 其六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六
同虞汝薇游太云寺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四
偶占与廖绍松
赠但友孟皋
游石莲洞 其四
俞定所同年赴大名道 其二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七
薛钦宇督学楚中 其二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二
玄潭观次曾司空韵是日祀二刘文学
桐江晤徐献和廉访使
偶占七首 其四
纪慈训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六
示郑天台山人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二
雪中偶吟四首 其四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二
观澜轩次谢虚亭韵 其二
天池寺次阳明先生韵 其四
雪中偶吟四首 其三
过杨椒山墓碑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