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小巧以取大咍
送元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应誇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途中早发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
磨镜篇
踏歌词四首·其二
重寄表臣二首
吴方之见示听江西故吏朱幼恭歌三篇颇有怀故…因而和之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一作酬海南马大夫)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堤上行二首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路傍曲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时崔相公、杨尚书掌选)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
哭庞京兆(少年有俊气,常擢制科之首)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来什辄成和章
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
和乐天春词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潇湘神·斑竹枝
和乐天早寒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来章有移家惟醉和之句)
三阁辞四首 其四
咏史二首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泰娘歌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学阮公体三首
裴令公见示诮乐天寄奴买马绝句斐言仰和且戏乐天
马嵬行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咏庭梅寄人
送从弟郎中赴浙西
忆乐天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与歌者何戡
杨柳枝 / 柳枝词
答柳子厚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答乐天见忆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听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韵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终南秋雪
征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
送鸿举游江西
观八阵图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投龙毕却赴京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以继和
墙阴歌
和乐天洛下雪岁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聚蚊谣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