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秋夕不寐寄乐天
发华州留别张侍御
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鹤叹二首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经檀道济故垒
读张曲江集作
百花行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与歌童田顺郎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堤上行二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赠长沙讚头陀
酬杨八副使将赴湖南途中见寄一绝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浪淘沙·其二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
寄杨八拾遗
和乐天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伤愚溪三首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重酬前寄
谒柱山会禅师
和乐天鹦鹉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
哭王仆射相公(名播,时兼盐铁,暴薨)
酬杨侍郎凭见寄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莫猺
酬乐天衫酒见寄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并见寄之作
哭王仆射相公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
杂曲歌辞。荆州乐二首
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
和重题
柳花词三首
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
踏潮歌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
游桃源一百韵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养鸷词
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
武陵观火诗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四韵以谢之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一作宝韵上人)
怀妓(前三首一作刘损诗,题作愤惋)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思归寄山中友人
题报恩寺
送春曲三首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