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北风何逶迤,雪花大于手。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
念子初来时,才思若茧丝。抽之已见绪,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艳慕。跹跹媚学徒,三步亦回顾。
余生老且至,秋发垂两肩。得之喜欲舞,如获宝璐然。
素编耽清昼,青灯坐深夜。深玄欲忘寝,荐味如啖蔗。
一朝别我去,何以释离忧。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风起,吹舟不得往。共穿钟阜云,时看白石长。
风本无情物,岂能知我心。事既不能谐,赠言如赠金。
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
群经耿明训,白日丽清天。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
姬孔亦何人,颜回了不异。肯堕盆盎中,当作瑚琏器。
不见金谷园,琼芳委尘沙。泰山有乔松,老干凌苍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明年二三月,罗山花正开。登高日骋望,迟子能重来。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书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丹桃艳阳实,移自武陵源。柔风拂纤条,鲜泽沃灵根。
吐葩风春茂,结实俟秋蕃。盈盈大如斝,有色极华丹。
卫之不敢亵,期以奉君餐。君餐发灵和,神滋生玉颜。
无为升玄化,玄默即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