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阅江楼记

阅江楼记

明代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于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宋濂阅江楼记译文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于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于。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宋濂阅江楼记注释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定鼎: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暨:至
[罔间朔南:不分北南。
穆清:指天。
一豫一游:谓巡游。《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豫,义同“游”。《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渭之豫。”
狮子山:晋时名卢龙山,明初,因其形似狻猊,改名为狮子山。山西控大江,有高屋建瓴之势,自古以来是南京西北部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卢龙:卢龙山,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北。
锡:赐。
轩露:显露。
法驾:皇帝的车驾。
崇椒:高高的山顶。
江汉之朝宗:《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谓江汉等大川以海为宗。
沐风栉(zhì)雨:即“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的辛劳。
中夏:这里指全国。
琛(chēn):珍宝。
德绥:用德安抚。
覃:延。
柔:怀柔。
皲(jūn)足:冻裂脚上的皮肤。
行馌(yè):为田里耕作的农夫送饭。
衽(rèn)席:卧席。意谓有寝息之所。
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所建之阁。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更有望春阁,用以居龚、孔二贵嫔。
齐云:唐曹恭王所建之楼,后又名飞云阁。明太祖朱元璋克平江,执张士诚,其群妾焚死于此楼。故址在旧吴县子城止。落星:吴嘉禾元年,天桂林苑落星山起三层楼,名曰落星楼。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
委蛇:亦作“逶迤”,连绵曲折。
逢掖:宽袖之衣,古代儒者所服,因用作士人的代称。
荡荡难名:《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神禹疏凿之功:指夏禹治水之功。
宵旰(gàn):即“宵衣旰食”,指勤于政务,早起晚食。
勒:刻。贞珉:指碑石。

宋濂阅江楼记赏析

文章不作一味的奉迎,在歌功颂德的同时,也意存讽劝。登上阅江楼,览“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四隀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就是登览中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既“元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至于那些“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文章确实写得庄重典雅,委婉含蓄,是一篇颇具时代特色而又有分寸的于制文字。
阅江楼,在今南京狮子山,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诏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临其上览胜。本文即为宋濂奉诏所写的一篇歌颂性的散文。
宋濂为明初文官中的重臣,朱元璋颁发的诏令多出其手,实为皇帝的左右手。本文既为奉诏而作,其中自不免存在一些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但作者又能援引历史上,特别是六朝覆灭的事实,巧妙地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寓规劝于叙事,当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宋濂为一代宗师,而且常为明太祖草诏,故其文风庄重浑厚,语言简洁得体。本文堪称代表作之一。文中虽多有歌功颂德的套语,但于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明太祖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终于推翻了腐朽残暴的元政权,而且在即位后确实采取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于该说是顺于社会发展要求的。文中提到的“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确实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实际,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陈词滥调”。至于写到皇帝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虽然是在赞扬“一统之君”,但颇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于为观赏胜景而登临。特别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楼阁的往事陈迹,说明了历史上朝代兴亡的教训,更直截了当地表现出规劝之意。
全文有叙有议,骈散兼备,更显出作者非凡的功力。“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之类的四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颇具音韵美。“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等五字的排比句,又把当地的气象万千的场面尽摄眼底。特别是第二段中的“三思”,更是把人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确实功力不凡。
阅江楼。雄视吴楚阅江楼,评说成败帝王侯。云锦绝技惊天下,金陵官话撰石头。友好远航垂青史,共和首义傲亚洲。诗文书画历代秀,稻作玉雕岁月稠。
南通州余西古镇精进书院任侠家作于南京陋室,2011年3月18日。

诗人宋濂的古诗

题新竹图送张齐贤 其二

明代 宋濂

猗猗淇园竹,阅岁常青青。持以奉翁寿,愿翁逾百龄。

题方方壶画钟山隐居图

明代 宋濂

飘飘方壶子,本是仙者伦。固多幻化术,笔下生白云。

白云缥渺间,拔起青嶙峋。似是朱湖洞,笙鹤遥空闻。

岂无许飞琼,烹芝噏华芬。鍊师从何来,面带山水文。

相期守规中,结庵在云村。心游帝象先,神栖太乙根。

我㖟上清诀,卫以龙虎君。内㴠玄命秘,一气中夜存。

行当去采药,共入无穷门。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一 吴越王钱俶见上威德日盛尽献其土地 ...

明代 宋濂

皇王握神契,重华叶帝谟。神兵从天下,歘忽千万馀。

挥戈日为回,投鞭海成枯。奋击八极间,健疾飞电如。

钱氏最先觉,方物久内输。终知乔岳尊,邱阜欲何须。

登民献天府,不烦神戈诛。帝德统罔极,万国混车书。

杂体五首 其三 效谢临川

明代 宋濂

竹死不变节,蕙焚尚馀馨。秉性有恒操,墆物非至情。

左崦结层构,中园穿空冥。井花遥上白,风影时献青。

筑灶试丹诀,濡毫誊酒经。一为缨笏累,殊嗟神府扃。

事去虑将澹,感来心已醒。薨薨哀饥鸢,累累叹冻蝇。

逝将命脩驾,薄言旋故坰。㪺秾浇阳卉,泛碧破阴苹。

观化验群品,褰襟咏三精。情素谅已展,爵服吾何营。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二 奉牲奏庆和之曲

明代 宋濂

王国之东,清庙翼翼。奉我皇祖,享祀弗忒。荐以牲牷,敢曰充腯。

神其迪尝,纯嘏是锡。

题宗忠简公诰(王黼时为少宰,署名诰上)

明代 宋濂

青城妖祲连云赭,犬羊在都龙在野。
百年艺祖旧河山,万骑长驱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风萧骚。
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欲障三秋涛。
义旂戛天天为泣,四方猛士闻风集。
自期徇国与天通,岂谓忠言反难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舆不顾东南巡。
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弃宋良由人。
功业无成志可纪,古来英杰多如此。
君侯心事汉武侯,伟气英声冠千祀。
我来已恨生世迟,不得亲观忠勇姿。
每过乡邑发犹竖,纶诰况是当时为。
却忆前朝司马死,章蔡群奸乘间起。
国虽未乱政先亡,万里蒙尘从此始。
吁嗟黼辈真奴臣,贼君致寇肥其身。
姓名污眼尚欲呕,君侯在位能无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谁使彼奴操国均。
君不见汴京礼乐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题玄麓山八景 其五 饮鹤川

明代 宋濂

渴鹤忽飞来,爱此一勺清。五湖非不多,恐染凫鹜腥。

义侠歌

明代 宋濂

德兴董国度,其字为元卿。宣和举进士,籍籍多文声。

初调胶水簿,其地近东溟。筮日别母妻,匹马赴驿程。

居官未一载,金人忽渝盟。中原相继陷,无由遂归耕。

翀天乏羽翼,俯首走伶俜。流寓逆旅氏,更变姓与名。

逆旅恤畸孤,买姬奉使令。姬性多黠慧,姿色更娉婷。

恻然怜卿贫,孳孳学经营。镌石作巨硙,市驴使旋萦。

粉麦白如玉,贸易入南城。从此日优裕,寒谷化春坰。

新居巧缔构,高楼耸朱甍。陌阡接东西,秋风熟香粳。

开尊醉花月,弦管杂匏笙。卿终不自怿,叹息或涕零。

长跪敬问之,岂妾无异能?家事不牢落,胡为日怦怦?

卿曰尔不知,我实为南氓。家有鹤发亲,无从问死生。

念此心欲折,梦魂亦茕茕。姬言我伯氏,义侠天下称。

卿胡不早言,俾卿得归宁。未几有奇客,轩然过门庭。

虬髯赪玉面,九尺长身形。高骑紫骝马,好似汉灌婴。

下马入门坐,气象犹生狞。揖卿使卿拜,此乃妾之兄。

呼童刺羊豕,开燕罗兕觥。酣饮直至夜,月影移前楹。

姬起属前事,郑重语加精。是时金人令,南官不自鸣。

便差县官缚,藁街受极刑。卿因讳其说,踧蹐弗能胜。

客乃奋髯怒,责卿何不诚。我以女弟故,冒禁挟子征。

卿胡反致疑,视我为凶伧?急取告身来,庶几足依凭。

不然擒赴官,命与鬼录争。卿惧不敢喘,有言一一听。

客去甫一日,控马来相迎。命姬欲共往,姬谓幸少停。

卿先随兄去,不必怀战竞。妾有自制袍,赠卿意盈盈。

兄或持金赠,示之辞弗承。仓黄别就道,有涕如悬缨。

疾驰至大海,海舟在水横。客令卿前登,迅速类建瓴。

舟人敬日畏,一如事神明。未渴奉马湩,未饥具羊羹。

财方达南岸,客已在旗亭。勺酒对卿饮,论言极崇谹。

历陈太夫人,年已近耄龄。赤手得返国,何以娱其情。

黄金二佰两,卿当置诸絪。卿谢不敢受,客竟委之行。

卿追至门外,举袍若悬旌。客骇且大笑,吾妹实豪英。

吾事未能了,有怀当再倾。卿归拜慈母,慈母惕然惊。

意谓从天降,稳驾仙人軿。南北望已绝,音耗无由侦。

今晨得再见,死草再发荣。喜极继以泣,阴云为冥冥。

妻儿亦亡恙,一一列前庭。更阑共软语,秋花上青灯。

取袍当户著,袍缝烂然赪。箔金满中贮,碎若剪凤翎。

逾年客果至,携姬重合并。乡人竞聚观,皆曰见未曾。

朝廷录卿官,添差尉宜兴。卿妻曰余氏,悍妒仍骄矜。

遇姬多亡状,禁摄如冻蝇。甚或加棰掠,人谏了不惩。

卿力弗能制,白昼若沉暝。姬因不告去,飘若风火升。

吾闻古义侠,史册每足徵。受恩能尽死,义重身则轻。

未必识书传,文华耀晶荧。卿为名进士,岂不读圣经。

奈何负恩义,犬豕羞为朋。追述义侠歌,读者当服膺。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 其七 彻豆奏嘉禾之曲

明代 宋濂

礼备乐举,祀事攸宜。孰其尸之,废彻不迟。皇哉神惠,覃及我私。

灵氛将逝,如何勿思。

忆知

明代 宋濂

春风行乐且年年,勿使游尘上五弦。
燕子堂前多旧土,莫栽黄檗只栽莲。

猗欤诗

明代 宋濂

猗欤君子,在括之阳。餐然其章,有玉其相。厥声孔扬,声之伊何。

如岩之峨峨,不刿不颇,屹立而弗阿。塞庭远而,其势绵如。

酣如连如,贪噬我中区。君子扬扬,为天子使。诞敷皇灵,以詟其类。

彼何人斯,是絷是维,不虞其无知。彼何人斯,是维是絷,不恤其无拂。

我金其躬,我赤其衷。我节之崇,以迄于终。皦尔之行,孰能尤之。

真尔之刚,孰能柔之。㳺麟之冲冲兮。鸣凤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维邦之容兮。

寄远曲 其四

明代 宋濂

关河劳梦魂,欲见杳难凭。照君文绣帐,相近不如镫。

题玄麓山八景 其六 五折泉

明代 宋濂

一汲复一汲,有若步云梯。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

思春辞

明代 宋濂

美人别我城南去,几见楼头凉月生。南浦沈书寻素鲤,东凉将恨与新莺。

丁香枝上同心结,九曲灯前白发明。花托芳䰟随鹊梦,草移愁色上帘旌。

物华半老燕脂苑,春影轻笼翡翠城。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

因弹别鸐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宫烛不啼偏有泪,湘桃无语自多情。

岩南树密晨乌集,江北潮回暮渚平。幸有梦中能聚首,唤醒恨杀短箫声。

题宗忠简公诰

明代 宋濂

青城妖祲连云赭,瞻乌靡止龙在野。百年艺祖旧河山,万骑长驱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风萧骚。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欲障三秋涛。

义旂戛天天为泣,四方猛士闻风集。自期徇国与天通,岂谓忠言反难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舆不顾东南巡。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弃宋良由人。

功业无成志可纪,古来英杰多如此。君侯心事汉武侯,伟气英声冠千祀。

我来已恨王世迟,不得亲观忠勇姿。每过乡邑发犹竖,纶诰况是当时为。

却忆前朝司马死,章蔡群奸乘间起。国虽未乱政先亡,万里蒙尘从此始。

吁嗟黼辈真奴臣,贼君致寇肥其身。姓名污眼尚欲呕,君侯在位能无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谁使彼奴操国钧。君不见汴京礼乐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画楼歌

明代 宋濂

画楼殷殷贮白娇,紫骝行春杨柳桥。
手中鹦鹉酒晕潮,连环带解口痕消。
黑甲西来若风雨,踏成一片无情土。
白日未落绝行尘,瓜洲渡头鬼唤人。

示吕生

明代 宋濂

吕生家浔阳,昂藏若饥鹞。持刺望门拜,不复资介绍。

手持缥囊书,蝇头写芒秒。病眼花晕生,力览始能了。

词锋刚且锐,无异晙斯赵。汗菜尽薅刘,糜芑植如旐。

风枝动姗姗,秋实垂袅袅。岂比稗与荑,难复称舂捣。

似尔才患多,堪为世珍宝。文华固交绚,荒志咎非少。

忆当弱龄时,颇亦耽葩藻。精神应冥会,或梦吞罗鸟。

射侯抗熊犴,万舞持皇翿。五采染夏翟,三就荐周缫。

自谓颇俊爽,分得天孙巧。俯视占毕徒,孤篁出丛葆。

有时被余酒,便指腹为稿。赫蹄薄如叶,鸦蚓恣挥扫。

春苑集秾艳,秋陵失乾薧。下则陈姬周,上复述轩皞。

古今万沿革,毫发无不考。终然立门庭,焉敢望宦窔。

古圣制为经,白日行黄道。流光逮幽隐,烂然天下晓。

谁骋萤爝微,欲以斗玄造。若非灵台昏,致此明目眇。

曷以七尺躯,不解分白皂。末俗狂澜奔,湖江决堤堡。

郊原化巨浸,何地有桑枣。鱼鳖舞神奸,庐舍作洲岛。

非加回障功,未易就平燥。只缘正学微,本末遂颠倒。

迩来深知非,笔砚稍焚燎。遗经置枕傍,寤寐事蒐讨。

尚惭弓力微,不足穿鲁缟。荏苒馀十龄,晦朔几朒朓。

未见宗庙美,忧心惄如捣。尔才十倍丕,雅志复精皦。

当思不远复,改辙谢缠绕。蒸沙岂乐饥,裹粮足充饱。

先庐长山东,结兰以为橑。非独繁牙签,亦自饶鱼稻。

念尔何当来,相与探深窈。躬行验所知,勿惮心形剿。

翻翻逐时移,毋类风中纛。皮革可登器,所贵在柔鞄。

大羽金瓜镝,亦务端其笴。千里孰云遐,举足始一蹻。

煌煌作圣功,须知此其兆。勉旃复勉旃,勿谓吾言矫。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作诗序旧

明代 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谙霸言,自寅直窥酉。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同自鄱阳来,怀玉期一售。风雅别正变,卦画参奇偶。

见者称双璧,光芒射窗牖。及至淡墨题,氏名列某某。

果符人所占,二榜皆冠首。顾予坎籥姿,甘在孙山后。

有司非冬烘,悬鉴定妍丑。终然采芑虋,难可混稂莠。

盈盈罗刹江,颜色绿胜酒。忽然潮汐生,龙虎共吟吼。

买舟踏澎湃,共折江头柳。别归金华山,幸有云半亩。

结茅涧之阿,敢曰松桂诱。寻鹤陟欹磴,避人下关牡。

外物绝他萦,中扃森独守。钻摩六艺学,誓以托不朽。

奈何荆楚间,妖气夜冲斗。蔓延浙河东,无地不深蹂。

帕额手执刀,骑马向林薮。杀戮何忍闻,流毒到鸡狗。

幸然一命存,微贱不敌韭。犹携旧书囊,遑遑戴星走。

许子忽相逢,短襦不掩肘。涕下如绠縻,容枯类羸叟。

稍稍叙离合,即问君安否。云君兵燹馀,充肠乏藜糗。

念君五内热,谈说不置口。何时插两翅,执经趋左右。

大明丽中天,流光照九有。僣乱皆削平,清净无纤垢。

垂衣坐法宫,充耳施纩黈。湛恩极沾霈,天地同高厚。

群臣再拜跪,齐上万年寿。帝曰元有史,是非尚纷糅。

苟不亟刊修,何以示悠久。宜简岩穴臣,学识当不苟。

衮斧严义例,执笔来听受。使者行四方,持檄尽搜取。

非惟收誉髦,最欲尊黄耇。余时奉诏来,君亦至钟阜。

一见双眼明,不翅蒙发蔀。大启金匮藏,一一共评剖。

发凡及幽微,胜辨白与黝。奈何君有疾,客邪干气毋。

僵卧木榻间,胪逆夜加呕。医言湿热胜,良剂急攻掊。

恨无延年术,玄霜和鬼臼。日念芝山青,亲之若甥舅。

翩然赋《式微》,使我心如炙。倾欹车阙辕,颠倒衫失纽。

若何慰劳劳,吾诚嗟负负。平生湖海情,临歧忍分手。

官楼沽酒别,无钱更留绶。醉后双耳热,击壶如击缶。

汀草涨绿莎,川花破红藕。须记送君时,四月日丁丑。

天麦毒行

明代 宋濂

任生累叶居章丘,僮妾指千百马牛。
文轩妾阁插云上,脆管繁弦邀客留。
闲时好把道书读,日啖汤饼无时休。
一朝阴厥忽仆地,六脉隐约如虾游。
移时开寤拂衣起,喜气入面轻黄浮。
自言惚恍有奇遇,不翅乘軿观十洲。
初逢一身卧空旷,手足僵劲无寸柔。
大神持刀剖心腹,洞见十二仙家楼。
红光眩眼视闪烁,后先楹户皆朱髤。
绛衣女子导以入,手执幢节悬银流。
入宫升殿谒女主,美艳可使春花愁。
鸳鸯曳裙佩软玉,芙蓉仍插金搔头。
五明扇遮九龙座,珍珠帘挂珊瑚钩。
分班就坐未及语,有敕太官催进羞。
须臾水陆尽交错,玉盘擘脯堆红虬。
女乐翩翩次第举,搊筝弹瑟鸣箜篌。
燕罢瑶阶月初转,余情不断鱼含钩。
紫州小姑遽饯别,《阳春》一曲翻新讴。
隐雷作声忽惊觉,却厌人世真蜉蝣。
若非名登九天籍,安得俗驾攀真俦。
室中宴坐绝荤血,扃沄不许他人抽。
或为妍唱感异类,水禽山雀争喧啾。
如斯岁发至六七,犹怨阔远难冥搜。
家人共怪狐鬼惑,握粟出卜城南头。
巫医迭进献方技,何异白石江水投。
相里先生来自陕,纤目入鬓清于秋。
腰悬药壶大如斗,吐言便觉冰生喉。
且云饼中天麦毒,阴气不决为人尤。
必须阳精可制胜,驱逐恶厉诛阴酋。
嵩岳丹砂我独得,迎阳捣就光油油。
便烹芦菔和为液,袪疾有同鹰脱郤。
三斋七戒始敢服,服后所见非前侔。
侍臣朱裳多故恶,执乐不作含深忧。
再服户楹皆变白,素衣对泣声咿躭。
三服宫闱欹且侧,左右纷乱如惊鸥。
女主戎装急奔窜,上车历录行荒陬。
迅霆一击前殿火,虐焰四射森戈矛。
自兹神观渐复旧,方与人事通绸缪。
呜呼我人最灵贵,一为病蛊忘身谋。
孰知无病亦颠倒,沉蚀声利甘拘囚。
纷纷白昼混人鬼,老死竟不分薰莸。
当持六经炼为药,尽疗天下苍生瘳。

阳翟新

明代 宋濂

别苑蘼芜弄小花,平洲赪蔗开轻牙。春风如水极摇荡,流入天涯不识家。

网轩栖尘远凝纸,青鸟不来红树死。雄鸾雌鹊此日分,惜杀娇䰟过遥渚。

隔帘花影望微月,鸾桥似度龙绡袜。倏无忽有情柰何,泪洒杜鹃枝上血。

碧箫曲歇粉痕灰,红脚蛛丝结镜台。望极官河斜雨外,时时疑是翠车回。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16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